當然不能,意識離不開她的載體。要想解釋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意識到底是什么和她的載體是什么的問題。
意識是什么?
意識是對客觀實在性具有主觀能動作用的反映。在我們太陽系,意識是人類所獨有的,別的任何生物都不具有意識,別的生物充其量叫做“感覺”,她們沒有主觀能動作用。這些話的意思就是人類出現之前是沒有意識的。據考古,人類的歷史只有數百萬年,也就是說意識的出現也只有短短數百萬年。如果把意識的概念進行推廣,把生物的感覺都算作廣義的意識,那最早可追溯到地球上動物生命的出現時期,距今大約有6億年。
算下來廣義的意識也只有6億年,而宇宙至今已有138.2億歲了。由此可見,意識的出現晚于物質宇宙,意識是物質的產物,是由宇宙產生的,意識并不是來自于所謂精神世界而獨立于物質的東西。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意識的本質是物質,是宇宙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演化出的一種特殊復雜的高級物質。這種物質就像物質的顏色、氣味、形狀大小、軟硬、輕重等表象特征一樣,說她們是物質本身也行,說是物質的反映也行。實際上這些表象都不是真正的物質――客觀實在性。但時間長了,我們把所有這些表象特征當成了物質本身(豈不知在一些動物眼里看到的是物質的另一種表象),卻唯獨把意識當成了不同于物質的東西,豈不怪哉?這也看出意識這種物質的特殊來。要想理解意識是什么特殊的物質,就先從把人的所思所想看作是物質開始。
意識的載體
由上描述可知,意識如同物質的顏色、輕重、大小形狀、氣味和軟硬一樣,都是物質反映出來的表象,都是表現物質的,沒有物質本身,就沒有這些表象反映,物質就是她們的載體。所以意識的載體當然也是物質,沒有物質載體就不會有意識,意識離不開她的載體,這個載體就是人的大腦。
這個復雜特殊的大腦物質通過人體各個器官接受來自外界的刺激,大腦作出的相應變化就是意識。沒有大腦,哪來的大腦變化?所以意識和大腦載體不可分離,意識絕不可能脫離大腦而單獨存在。意識隨著大腦形成而生,隨著大腦死亡而無。植物人之所以有點意識是因為他的大腦還沒死。死亡的人卻是沒意識了,因為意識的載體――大腦死亡了。所以判斷人死不死,就是看腦死沒死亡。
意識的自我性有力證明了意識不能離開她的載體――自己的大腦
意識具有自我性,我的意識成不了別人的,別人的意識也成不了我的。意識不可能脫離肉體物質而到處存在,最終落到誰身上。
未來的人工智能無論怎么發展,也做不到把意識剪切或復制出來,然后再粘貼到機器身上。所謂的靈魂是根本不存在的。
這是不可能的
意識的自我性有力的證明了意識不能離開她的載體――自己的大腦。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人的大腦就像一支溫度計,人的意識就像溫度計的溫度示數,所有的信息來自外界環境,外部環境溫度變化反應到了溫度計的溫度示數變化。
如果溫度計毀壞了,盡管外界溫度仍然存在,但用水銀高度表示的這個溫度示數卻不存在了,這個溫度計顯示的溫度示數不會單獨存在。人的意識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