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溫度 建筑可閱讀
讓人們走進城市的歷史,
觸摸城市的文化印記,
一起聽聽這些老房子的故事。
# 夏衍舊居 #
在梧桐掩映的烏魯木齊南路上,一座英國式風格花園住宅里,曾經居住著一位我國左翼電影運動的開拓者、組織者和領導者,他就是著名文學、電影、戲劇作家、文藝評論家、翻譯家和社會活動家——夏衍。
“生命開始的一瞬間就帶了斗爭來的草,才是堅韌的草,也只有這種草,才可以傲然地對那些玻璃棚中養育著的盆花哄笑?!?/p>
夏衍舊居的入口處,天頂的這段文字來自于夏衍的作品《野草》。在這座建筑里,不但可以閱讀他波瀾壯闊的人生故事,也可以重溫他在上海工作與生活的溫情點滴。
夏衍的一生有近三十年的光陰在上海度過,1949年上海解放后,時任上海軍管會文教委員會副主任的夏衍,遷居安亭路41弄19號(今烏魯木齊南路178號2號樓),一直到1955年夏衍離開上海前往北京,被任命為文化部副部長,這里是他在上海的最后一處寓所。
如今,經過精心修復、策展后向公眾開放的夏衍舊居,在夏衍家屬及相關專家學者的鼎力支持下,恢復當初的居住形態,并通過舊居展陳,揭示夏衍主要在上海的文藝創作活動軌跡及其革命戰斗生涯。在保持建筑原始主體結構、平面布局的基礎上,通過實物、照片,讓大家走近夏衍、認識夏衍、記住夏衍。
地址:烏魯木齊南路178號2號樓
開放時間:周三至周六10:00-16:30(16:00停止入館)
門票價格:免費(需預約)
預約方式:通過“魅力衡復”微信公眾號下方菜單欄“預約參觀”頁面進行實名制預約。
# 陳望道舊居 #
作為《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的翻譯者,陳望道為引導大批有志之士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興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我們懷念陳望道先生,不妨去復旦大學玖園(坐落在第九宿舍)的國福路51號,他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參觀一下。
國福路51號小樓詳細的建造年代現在已不可考,但這并不妨礙她成為復旦校園乃至上海的“網紅”老建筑。整體上看,老房子坐北朝南,磚混結構,二層至三層呈階梯狀由西南向東北逐漸升高,東南角作二層圓柱形,頂覆綠色筒瓦。
檐口下方帶連續半圓券飾,設黑色鋼窗,淺黃色水泥拉毛墻面,有現代主義建筑特征,同時又有非常明顯的西班牙式建筑風格,其中還存在著一些中式元素,現在是復旦大學歷史最悠久的一批歷史建筑之一。
開放時間:每周一至周五上午09:00—11:30(11:00停止入館),下午13:30—16:30(16:00停止入館)。(國定假日除外)疫情防控期間,根據復旦大學相關規定進行開放管理。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福路51號(政肅路口)
交通:地鐵10號線國權路站;公交960路、60路等
門票:參觀者憑有效身份證件免費領票參觀。
預約方式:電話預約021-65642527 每天09:00—11:30、13:30—16:30(國定假日除外)預約須至少提前兩個工作日
# 姚光故居 #
姚宅建于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現在內設上海南社紀念館,這是國內第一家全面陳列南社歷史事跡的紀念館。
姚光故居坐東北朝西南,黑瓦白墻,磚木結構,二層,由四進院落組成,總建筑面積1780平方米,整座建筑總占地面積1688平方米。
作為金山區體量較大的清代老宅,姚光故居這種圍合式大宅,在金山也稱“墻門屋”,其中房間眾多,看點不少。姚光故居建筑群兼帶海派建筑文化特色。我們可以從落地格柵門、格柵窗,花崗石柱礎,感受“西風東漸”的海派文化影響。
2007年5月金山區委、區政府以“姚光故居”為依托,正式成立“上海南社紀念館”。
地址:上海市金山區張堰鎮新建路130號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6:00 (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門票:免費
咨詢預約:021-57212910
# 內史第(黃炎培故居) #
“內史第”素有“江南第一名宅”的美譽,其建筑造型古樸、韻味十足。儀門正面刻有“雙鳳戲牡丹”磚雕,中間鑲有“華堂映日”,背面刻有“德厚春秋”,下端基石盤龍石刻。宅邸內的大小房屋多達數十余間,視野開闊,可望遠街的人來車往,是一座靜謐幽深、充溢致遠情致的庭院。
除了古色古香的建筑,“內史第”更為人稱道是因為她是一座具有傳奇色彩的文化名宅,無數名人在此出生、生活。
內史第毗鄰川沙古鎮歷史風貌保護區,靠近南市街和中市街兩條歷史街巷。街巷里分布諸多窄而短的小巷弄,延續著清末民初江南傳統街市風貌。其中南市街位于內史第西邊,沿街建筑均為兩層,一層街面房用于商業用途,多經營特色書畫、古玩珠寶、精品禮品以及本地美食等,二層用于居民住宅。
中市街位于內史第北邊,是早期川沙的商業中心,店鋪云集,人流量大。目前中市街是老街上保存較為完好、商業業態發展較為突出的一條街,多個街面建筑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也體現了川沙城市發展的歷史變遷。在這些阡陌交錯的街巷里,聚集著來自五湖四海的“生意人”以及見證老街變化發展的原住民。
地址:新川路218號
時間:9:00-11:00 13:00-16:00(周一閉館)
票價:免費(需預約)
# 上海宋慶齡故居 #
在交通繁忙的淮海中路上,有一座鬧中取靜的洋房,從空中俯瞰,宛如停泊在綠波中的一艘輪船。與民居僅一墻之隔的這幢小樓,帶著幾分神秘氣息,矗立在庭院深處。這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一生中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也是她從事國務的場所,承載著她“家的記憶、國的情懷”。
1949年春,宋慶齡遷居到此,并在這里迎來了上海解放。宋慶齡生前對上海懷有深厚的感情,她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是在上海度過的。新我國成立后,因工作需要宋慶齡經常往來于北京與上海之間,用她自己的話說:去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是“回家”,上海寓所一直是她心中“可愛的家”。
故居主樓前,2200多平方米的花園四周環繞著三十多棵百年的香樟樹,終年蔥蘢蒼翠。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宋慶齡曾多次在這里舉行茶會、酒會,招待來訪的世界各國的代表團和國際友人,她還在這里接待過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國家領導人。
地址:淮海中路1843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館)
門票價格:成人票20元/人,學生票、60-70歲老年票10元/人(憑證件),團體票16元/人(20人及以上)。
預約方式及講解服務:防疫期間,推薦個人使用“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微信語音導覽;如需團隊講解服務,歡迎提前3個工作日致電64747183,預約人數范圍為20-50人(雙休日及節假日不接受團隊講解預約)。
入館要求:入館前,須出示本人實時“隨申碼”并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測量,“隨申碼”顯示綠色且體溫正常的觀眾方可入館;入館后,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購驗票后參觀。
友情提示: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出行牢記“防護四錦囊”:
接種疫苗、會戴口罩、清潔雙手、一米距離!
特別
聲明
由于條件所限,可能出現未署名的原創圖片或文字,在轉載之前無法與權利人聯系授權及稿酬事宜。熱忱歡迎權利人與編輯部聯系署名授權、稿酬等事項。聯系郵箱:654870764@qq.com,微信號:shanghailvyouju
更多
精彩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