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發文人 金志剛)今天上午,聯想集團2021/22財年誓師大會在線上舉行,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主旨發言中說,IT行業正面臨著三個明顯的發展趨勢:信息消費升級、信息基礎設施升級、從數字化向智能化的應用升級。
圖說: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進行主旨發言 采訪對象提供
楊元慶表示,第一個趨勢是信息消費升級。在遠程工作、線上學習、居家娛樂的新常態下,每個人都將擁有更多的智能設備,并將在上面花費更多的時間,設備的更換與升級也將更加頻繁。在成熟市場,是從“一家一臺”電腦或平板到“一人一臺”的過渡。而在新興市場,是從“一人一臺手機”到“一人一臺手機加電腦或平板”的過渡。
聯想既要針對各類用戶提供豐富的產品,又要從產品形態、5G連接、電池續航、音頻視頻體驗等方面不斷創新。聯想將持續致力于從computer到computing的拓展,讓過去更多的“啞終端”變得智能。聯想還將提供智能協作、智能會議等解決方案,結合AR/VR技術,讓遠程協作變得更加方便高效。
第二個趨勢是信息基礎設施升級。過去,客戶購買的是服務器、存儲、網絡等傳統的IT基礎設施,是產品導向的。今天,客戶購買的是算力和解決方案,是應用和服務導向的,他們需要的是基礎設施的設計、建設、運維的全過程的服務。
而聯想在這個領域有著獨特的定位,聯想的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既能提供傳統的數據中心產品,也可以提供私有云和公有云基礎設施,實現了邊緣計算到云計算的全覆蓋;既能直接觸達中小企業,也能服務于大型的企業級客戶。聯想的路徑是全方位解決方案,不僅僅是硬件產品銷售,也包含咨詢顧問、建設實施、運維服務這三個環節。
第三個趨勢,是從數字化向智能化的應用升級,其核心是人工智能,建筑在數據、算力和算法這三大要素的基礎之上。
首先是數據。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的數據不僅僅來自于智能設備、信息化系統和互聯網,而是更多地來自于物聯網設備,醫療器械、車間的機床、機場火車站的閘機等等,都可以成為采集行業數據的智能化終端。
其次,采集來的數據需要存儲、整理、學習、分析才具有價值,那就需要計算力。簡單的存儲和計算在“端”上就可以完成,但更多的需要在云上進行。而要連接“端”和“云”,高速傳輸的“網”絡,也就是5G或者千兆光纖網,就必不可少。而隨著5G和物聯網的大發展,如果所有終“端”數據都送到云上計算再返回結果,必然會造成網絡的交通堵塞或延時,因此,一種介于“端”和“云”之間的計算——“邊”緣計算就應運而生。這種“端-邊-云-網”的架構就是聯想的“計算力”架構。
最后,還需要算法去學習現有流程和決策方式中的邏輯并提供推理,與數據和算力同時發力,讓智能解決方案成為可能,比如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零售等等。這就是智能化轉型,也就是聯想所說的“新IT”,她與當前國家力推的“新基建”可以說是完美契合。
楊元慶表示,聯想長期積累的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端邊云網”的計算力架構,以及服務能力,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都將大有可為,“我們將全力以赴,用我們的新IT,為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