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孩子升入初中,我就為他的語文題學習操碎了心,因為他每次做閱讀理解和寫作文都會扣分,明明基礎知識點的部分基本上不丟分,最后拿到手的成績卻始終徘徊在良好的邊緣。
正值暑假期間,我咨詢了一位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之后,分析了孩子的學習特點,最終得出結論,不是孩子沒掌握知識點,而是他沒抓住考試考查的重點,所以,回答問題抓不到問題的核心,可不就丟分了么!
恰好孩子在學習思維導圖,于是,我就買了幾本關于思維導圖的書,一邊回憶老師的建議,一邊從書中探尋解決語文學習問題的答案。其中有一本《思維導圖解題法》給了我很滿意的思路,也給了非常多的解題干貨。
這本書由楊澤、王玉印老師聯(lián)手打造。圍繞語文閱讀理解這一核心,提出了一系列打開思路,理解文章的解題方法。
就目前來看,她是一本對提高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有幫助的書,其中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借鑒意義。
書中,借由楊小白、死磕兔和大老楊(我猜這就是楊澤老師了)這個三個人物的對話,介紹了用思維導圖來解題的實用原則和一系列方法。三人的交談中,詳細講述了針對各種閱讀理解題型的實操方法,全書滿滿的都是干貨。
SK-II法實用原則
楊澤、王玉印老師將這一系列方法精煉成“SK-II法”。別看“SK-II”長得像個化妝品品牌,其實S、K、I、I分別代表四個英文單詞,即:
S——快速閱讀 speed
K——鎖定關鍵 key
I——理清邏輯 logic
I——檢查聯(lián)系 link
掌握邏輯思維方法,并用她快速的解決閱讀理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把備考和考試相結合,用高效的方式讓孩子輕松上手,就能發(fā)揮她最最大的功用。
論述閱讀“3453定位法”
論述閱讀考查的是快速篩選信息、抓住關鍵、破解問題的能力。
3——3分鐘快速閱讀文本(speed)
4——4分鐘鎖定關鍵(key)
5——5分鐘理清邏輯(logic)
3——3分鐘檢查聯(lián)系(link)
為什么做論述閱讀時“3453定位法”很重要呢?
因為,如果能掌握快速定位的方法,抓關鍵就越快,從而實現快速高效破解題目,自然也能拿到高分。
“3453定位法”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呢?
3分鐘速度中要抓主題詞、畫關鍵詞、分段落層次。作者們在書中介紹了主題詞和關鍵詞的區(qū)別,以及她們通常在文章中出現的位置,幫助讀者輕松理解兩者的不同作用,也幫助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精確識別主題詞和關鍵詞,實現關于兩者的定位。
“三位一體”模型
閱讀一篇文章,有時難免無法把握中心思想,如果使用“三位一體”模型,就比較容易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那么什么是“三位一體”模型呢?
要想把握作答小說閱讀的精髓,必須掌握“三位一體”模型和“三位一體”導圖。
前者體現了小說閱讀考點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后者能讓我們對出題形式與答題方法了然于心。
二者結合,可謂“雙劍合璧”。
“三位一體”模型,即小說中的人物、情節(jié)和環(huán)境,緊緊圍繞小說中心,相互作用形成一體。
小說閱讀“三位一體”模型
我們閱讀小說的時候,遇到人物,情節(jié)復雜的,有時候會弄不清楚人物關系和作品結構,這就會影響到閱讀效果。
可以在了解小說閱讀的考點的前提下,運用”三位一體“一體模型建立小說閱讀思維導圖,幫助明確小說的結構和邏輯,以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傳遞的精神與內涵。
散文閱讀黃金圈
在做散文閱讀題時,會陷入“讀文模式”,僅從“看得見”的內容層面入手,單維度揣測創(chuàng)作意圖,從而忽略了命題與文章中心的聯(lián)系。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把SK-II法和黃金圈相法則結合。
1.內容、手法、作用、中心,就是散文閱讀考查的重點,幾乎所有的考題都是針對這四方面的考察。
2.在散文閱讀的考察中,每一個問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我們需要有“點-線- 面- 體”的思維。
修辭的作用
在與詞相關的問題中,重點考察的是比喻、借代、比擬(擬人+ 擬物)、雙關等。 對句子和段落考察的內容也涉及到修辭知識點,如果用修辭導圖來明確每種修辭的作用,可以這樣畫。
一張圖,簡單、清晰、明了,很容易讓人準確get到12種修辭手法和各自的作用。
考綱要求
現代文閱讀中,各專題的考點很像,只是不同的專題,考察的側重點不同,如果想要在考試中獲得滿意的分數,弄清楚考綱要求是必須的。
用思維導圖列出考綱的要求,是不是就明白了?
八何分析法
八何分析法又稱“5W3H”分析法,“八何”分別是: 何人、何因、何時、何地、何事、何法、何量、何感。
這是一種通用的問題分析模型,“二戰(zhàn)”時期由外國陸軍兵器修理部首創(chuàng),現在廣泛應用于企業(yè)管理和技術活動,對制定決策性和執(zhí)行性的活動措施也有幫助。
用八何分析法解實用類閱讀題,有助于全方位了解閱讀材料的全貌,防止遺漏重要信息。
實用閱讀5W3H
“黃金圈”主要運用在解答散文閱讀題中,八何分析法主要應用在解答實用閱讀題中。將兩者相結合,“5W3H”法便應運而生。
如果用“5W3H”法來分解閱讀,并畫出思維導圖,理想的狀態(tài)是這樣的: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SK-II的每個模塊中,都應用了“5W3H”法來分解關鍵點,不但有助于理解,還可以幫助人們形成更為清晰和富有邏輯關系的認知。
除了以上原則和方法之外,還有文言文閱讀和詩詞閱讀的解題方法,不僅幫助我們分析了文言文要求掌握的18個關鍵詞,還介紹了如何運用“一刀切”法分析詩歌中的情感。
講真,很多知識點是我們平時接觸到但是沒有注意到的。
有時候“細節(jié)決定成敗”。讀了這本書之后,我有同樣的感受。
細節(jié)做得好不好,直接決定了閱讀理解是否能抓住中心詞,是否能定位關鍵詞,是否能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
本書精心設計了孩子們熟悉的學習場景,在風趣幽默的對話中解析閱讀理解方法和相關的知識點,孩子根據書中的方法加以練習,就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方法和考點,并能通過解題鍛煉靈活運用這些方法的能力。
這種書,這么有趣實用的知識點,是學習思維導圖和掌握閱讀理解方法的福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