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橙果媽媽
脫不花是誰?
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兼CEO,中文名:李天田,1996年,17歲的她來到北京,放棄了出國的機會,進入一家廣告公司做起了辦公室打雜工作,18歲給我國首富上課,19歲得到老板賞識當上董事長。
她沒有上過大學,卻可以從廣告公司的前臺小妹,跳到培訓行業、咨詢行業,再到聯合創辦邏輯思維教育公司,成為CEO。
她的個人經歷,就是一部傳奇。
她的溝通能力,在剛開始工作時就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時,她經常到酒店聽免費講座,也記下了北京奧美公司當時的總經理湛祥國先生電話,有一次工作的小公司遇到困難,她撥打電話,并通過溝通得到了湛祥國先生的幫助,相當厲害。
羅胖就說過,脫不花是他見過最會溝通的人。
這不由讓人好奇,在這么多年的職場生涯中,她自己一次又一次抓住每一個機會,每一次事業的轉場都是更上一臺階,并有很多貴人相處,她在溝通上有哪些獨家絕技?
現在答案來了。
她的新書《溝通的方法》就是將她多年運用的溝通方法,整理成冊跟大家分享。
這本書一上市就取得了20天銷售20萬冊的傲人成績,并得到了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著名經紀人楊天真、“奇葩說”創始人馬東等超過40位名人、企業家、學者等通過視頻、書評等推薦該書。
這本書,可以理解為“得到APP”---1999元《脫不花溝通訓練營》的配套圖書。
如同課程一樣,都是給了24個板塊,18個高頻溝通場景,提供了幾百個具體案例和方法,覆蓋怎樣與陌生人溝通、怎樣求助、怎樣準備一場會議、怎樣說服領導、怎么向甲方提案等讀者日常會遇到的問題,給了方法論,工具包,讓人直接學會如何正確的溝通,干貨滿滿。
要知道,課程時間就是28天,可想而知這本書的內容知識量有多大。
學會了溝通的底層邏輯,我們在工作、生活和家庭上的溝通,會有質的飛躍,我們整個人的人生,都會里里外外發生大改變。
書籍內容量太多,今天只結合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案例,分享書中的三個點,就當拋磚引玉了。
一、傾聽是溝通的起點,搞清楚再回復。
書中,脫不花老師提到結構化聆聽的三個框架,分別是事實、情緒和期待。
情緒——“對方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情緒”
事實——“對方陳述了一個什么樣的事實”
期待——“對方期待我作出的行動”
舉個例子:孩子對父母說“你總是說話不算數!”
這句話是情緒還是事實?
我們在與孩子的溝通中,也經常會出現,你總是做事拖拖拉拉,你老是做題馬虎等話語,有時孩子會與家長反駁起來,有時會毫不在乎,最終雙方的溝通不歡而散。
對于這點,書中就提到,溝通中一旦出現”總是、老是、每次、經常“等類似的詞,就是在對方在宣泄情緒,這種情況下,對于溝通沒有用處,只有先安撫好情緒,才有溝通的基礎。
仔細思考,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否經常遇到這種情緒化的溝通方式? 導致我們忘記了理智,反而被對方的情緒給帶偏了。
那么,正確的溝通方式是什么?
是我們了解了對方的情緒、還有陳述的事實,我們來判斷她內心的期待,最終給出合理的解釋。
比如:孩子情緒失控,大哭大鬧哭個不停!
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先安撫情緒,抱抱問她:你現在是很生氣,還是很著急呢?
讓孩子停止哭泣后,問清楚孩子的內心想法,然后進行復述,讓孩子給予肯定答復。
最后,再根據孩子內心的期望,說出他期望的行動,比如需要媽媽抱一抱、給她買個好吃的、帶她出去玩,跟她一起玩個游戲、一起讀繪本等等。
我們在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想當然覺得聽懂了,想當然覺得自己說的就是對的,這對溝通沒有多大的好處。
好的溝通方式,一定是自己聽懂后,再把自己聽懂的信號傳達給對方,給對方掌控感,讓雙方的溝通達成共識,這點很重要。
好的溝通方式,只會讓自己和別人都變得越來越好。
二、不要逞強,學會跟他人求助。
這不僅僅是成年人要學會的一種溝通能力,也是家長該教會孩子的一項溝通能力。
我們家孩子有段時間,就出現了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她寧可選擇發呆也不愿意求助家長和老師,還各種想法,覺得自己笨,覺得說了家長會覺得她不夠好等等,反正就是自己胡思亂想成分多。
傻憨憨的孩子,卻不知道,這個年代誰還用單打獨斗,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互幫互助才能成長更快。
后來,為了鼓勵她,就想了一招,就是自己先示弱,遇到一些題目就假裝自己不會,讓孩子給講題,讓她內心也有了自信心。
而孩子在跟老師請教問題的過程中,及時得到了老師的反饋,對于不懂的知識點及時掌握了,學習上的勁頭更足了。
當然,成年人求助別人,跟孩子求助老師輔導還是不一樣的,要復雜得多了。
所以,在書中 ,脫不花說,求助雖然有很多的好處,但是向別人求助前,一定要先判斷對方是否能夠幫助自己,需要滿足兩個先決條件。
她介紹了一個求助的公式:求助=別人幫得了+自己值得幫。
怎么理解這個公式呢?
如何判斷別人是否可以幫你呢?分享三個點:
如何證明自己值得幫呢?
第一,說出你的目標,表明你珍惜對方的時間成本;
第二、展現你已經做得努力,讓人 明白你確實是搞不定來求助的,而不是偷懶找人甩鍋;
第三、提出你真實的訴求。
大家看到了嗎?
有效的求助。在判斷對方可以幫助自己時,自己也要先竭盡全力做好自己能做的。
第三、溝通,是一場無限的游戲。
在脫不花看來,溝通是場無限游戲,我們不斷邀請他人進入我們的生活、打破資源匱乏的困局,借助各種外部力量,放大自己的選擇組合,我們才能成為那個想要的自己。
溝通的終極目的:將更多的建設性關系連綴到自己的生命之網中,讓這張網受到滋養,不斷生長。
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就會看書中的案例,思考如果是我自己,我會如何回復?
再看脫不花給出的回復,進行對照,查看兩者的差距。
再運用到家庭和教育孩子的溝通中,進行自我塑造,提升溝通能力。
在《溝通的方法》在這本書中,我們會看到脫不花一路職場生涯的溝通寶典:
這本書都有詳細的事件背景介紹、案例、溝通的方式,可以說,遇到任何問題,我們都可以隨用隨查,成為溝通中的高手。
原價69元,最新活動價,5折,34.5元,感興趣的伙伴可以點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