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人員在工作中
為隔離人員送上急需的包裹
7月29日下午,南京市雨花臺區委組織部派工作組進駐維也納酒店,承擔接收管理涉疫隔離人員的任務。該酒店要在7月30日凌晨立即做好接收120名江寧隔離人員的準備。同樣成為隔離酒店的還有如家等多家酒店。從那天開始,這些酒店就成了“戰疫前線”,直到不少人還“奮戰”在一線。
通訊員 馮良華 實習生 余靜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發文人 徐媛園
37小時沒合眼改造隔離酒店
按照隔離接收計劃,維也納國際大酒店要在7月30日凌晨做好接收120名江寧隔離人員的準備。防疫隔離酒店的設置有著嚴格要求,清潔區、污染區、緩沖區,通稱“三區”;醫療通道、隔離人員通道又叫“兩通道”。維也納國際大酒店并不具備“三區兩通道”的院感管控技術規范要求,必須迅速開展改造。
黨支部成員余遠德主動請戰,帶著酒店負責人從一樓到九樓,上上下下數次來回察看測量。很快,一份方案擺在了隔離點指揮部面前。時間爭分奪秒,余遠德又立馬轉換到指揮部開展施工調度,連夜組織工程隊人員對酒店一樓大廳和其他樓層進行物理隔離,在各通道張貼標識,在緩沖區設置照明線路、安裝紫外線消毒燈和關鍵點位安裝監控設備……晝夜不停,一群人連續奮戰37個多小時,沒有合眼。
陳慧芳、朱雯是兩位20歲出頭的姑娘,均來自無錫一環??萍脊?,她們專門負責該酒店隔離點的防控消殺工作。她倆一次消殺至少需要兩三個小時,這對一般男同志來說都是一個強體力活。
緊急為化療老人尋藥
今年剛滿18歲的楊洋,是南京雨花臺區維也納大酒店的前臺員。他和同事們每天值班12小時,耐心接聽每一位隔離人員電話,熱心解答每一個訴求,及時向指揮部和各工作小組傳遞轉送信息:“在四樓餐廳,我看到熟悉的阿姨、大姐、大廚師傅都在認真地擇菜、配菜、上灶加工,原來他們在忙著為隔離人員準備午飯。汗水浸透了衣服,但他們全然不顧,好像忘記了這是在沒有空調、室溫40多攝氏度的廚房?!?/p>
8月10日,位于板橋一家酒店隔離點前臺服務專線接到8737房間隔離人員電話,反映牙齒疼痛難耐,急需治療牙疼的藥物;8607房間隔離人員患蕁麻疹,周身不適,情緒極不穩定,病人急需家中藥物。保障醫生聯系了板橋社區醫院藥房,沒有找到所需藥品。觀察點負責人和酒店負責人發動全體隊員,多方聯系,線下線上同時采購。經過大家共同努力,2個小時內把對癥的急需藥物送到兩位病人手中。
在雨花臺區如家酒店隔離點,8304房間的盧姓老人,此前患乳腺癌晚期且放化療十余次,原本計劃本月進行結石手術,因突如其來疫情不得不推遲。老人所帶藥物所剩無幾。工作組汪麗經穩慎研究,決定從老人之前就診拿藥的醫院進行購買,順利從江寧醫院購得藥物,由駐點醫護人員第一時間轉交給老人。
將隔離病人順利轉院
隔離人員入住后的第一個清晨,板橋酒店隔離點有一名62歲的隔離人員因肺炎,急需全程防護緊急轉送到定點醫院進行入院救治,隔離點剛剛開始運轉,人少事多,需抽調一人陪同醫護人員轉運病人。接到隔離點負責人問詢能否參加的電話,消防站站長徐建偉沒有絲毫猶豫,立即跟隨醫生投入到轉運準備之中,前后歷時兩個多小時,將病人安全護送到了醫院。
一件件急難重活、一個個不起眼的小事,急而不亂、忙而有序地進行著。深夜11:30,南京市口腔醫院的院感醫師宦媛媛也趕到維也納隔離點,和駐點全體同志共同“戰斗”………
來源: 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