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先幫你存起來。
對小朋友們來說,過春節最期盼的莫過于收壓歲錢,而誰來“掌管”壓歲錢也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很多人回憶,小時候拿到壓歲錢后,最怕家長說:“爸媽先幫你存起來。”不少網友吐槽,自己的壓歲錢往往就是這樣被“套路”走的。
被“充公”的壓歲錢
“小時候不懂事,怪爸媽收走我的壓歲錢,憑什么壓歲錢不能自己掌控?直到長大后,經歷了上學讀書、結婚買房、養育子女等才逐漸意識到,父母早已‘翻倍’地將那些壓歲錢用在自己身上了?!碑斂吹奖姸嗑W友抱怨自己兒時被家長收走壓歲錢的經歷,居住在北京的楊小麗(化名)感嘆道。
楊小麗粗算了一下,今年在壓歲錢上的支出有1萬多元,而相比于多有兩個孩子的親戚、朋友,只有一個孩子的她每年收回的壓歲錢大約是發出去的一半,這在以往看來倒也不算什么,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楊小麗的收入有所減少,壓歲錢成為她今年的一個大額支出。“今年發出去的壓歲錢相當于我一個月工資,很難不考慮孩子收到的壓歲錢該怎么使用。”楊小麗還表示,即使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她最多也只能接受孩子支配自己1/4的壓歲錢。她說:“也許在孩子眼里,那是別人給他的壓歲錢,但是在家長看來,卻是我們用金錢和人情換來的?!?/p>
壓歲錢到底該歸誰
長輩給孩子壓歲錢在很多家長看來是一種人情往來,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等相關規定,壓歲錢在法律層面上實則屬于贈與。據報道,近年來,出現多起孩子因壓歲錢歸屬問題起訴家長的案件。
對此,北京信凱律師事務所公益法律事務部副主任張敬格就壓歲錢的歸屬和分配問題進行了解讀。她表示:“長輩給孩子壓歲錢屬于贈與行為,應當歸受贈人所有,但低齡未成年人并不能隨意消費或支配?!狈梢幎?,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但是,未成年人受年齡限制,只能從事相應年齡段的民事法律行為,否則不具有法律效力。
壓歲錢的數額通常較多,但未成年人心智不夠成熟且缺乏社會經驗,通常情況下多由父母代為保管。張敬格指出,除了為維護孩子的利益而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外,父母不得處分孩子的財產。使用壓歲錢時,父母可根據未成年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向其征求意見,但不能據為己有或用于個人消費。
“當未成年人對他人構成侵權、傷害等行為時,可首先使用未成年人本人的財產賠償,剩余部分再由父母支付?!?/p>
壓歲錢應該怎么管
壓歲錢又名壓祟錢,是我國的傳統年俗。今年春節,80后寶媽張佳旎(化名)選擇就地過年,往日看得見摸得著的壓歲錢變成了電子紅包,這也讓兒子期盼已久的過年也少了一點年味,張佳旎便給5歲的小晴天包了一個500元的紅包,讓他放在枕頭下。沒想到孩子突發疑問:“放在枕頭底下,會長出很多錢嗎?”雖然被孩子的想法逗樂了,她還是認真答道:“紅包并不會變多,但里面包含了長輩的愛和祝福。”
對此,杭州市城西中學高級心理教師曹剛表示,過年長輩給孩子一定的壓歲錢,不僅可以拉近親情,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關注、被欣賞。孩子希望自己可以獨立支配壓歲錢,也是一種渴望獨立、希望被尊重的隱性信號,如果家長強行將壓歲錢“充公”,不但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同,也會讓其錯失學習理財的好機會。
曹剛表示,父母應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 并共同協商如何管理、使用壓歲錢。溝通時要保持同理心,了解孩子內心的需要和動機是什么,要學會“蹲下來”,以孩子的內心高度看待事情。曹剛建議:家長和孩子可以一同將壓歲錢作為“基金”存入銀行,共同監管。另外,家長還可以與孩子簽署一份使用協議,規定孩子通過勞動才能換取使用一定數額壓歲錢的權利,并鼓勵孩子用壓歲錢支付自己的必須支出。
文:本報發文人 / 朱燕
編輯:侯杰
校對:于瀟楓
審核:葉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