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企資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資快訊 » 匯總 » 正文

        「二手平臺」不翻車指南,我這一整年的買賣經驗幫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8-17 22:48:28    作者:小英    瀏覽次數:8
        導讀

        隨著身邊有不少人詢問我關于二手交易的事情,便打算記錄一下關于自己在 2019 這一年對「二手交易」方方面面的探索。這也許會是一篇八股,因為我打算盡量寫得全面一點,同時重點的部分我已經加粗,感覺太八股的話挑加

        隨著身邊有不少人詢問我關于二手交易的事情,便打算記錄一下關于自己在 2019 這一年對「二手交易」方方面面的探索。這也許會是一篇八股,因為我打算盡量寫得全面一點,同時重點的部分我已經加粗,感覺太八股的話挑加粗的讀即可。

        這篇二手交易的心得作為自己 2019 年終總結的一部分,同時也希望能夠幫助到其他人。

        關于「二手」的誤區

        雖然已經步入 21 世紀 20 年代,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對于二手的看法有些偏頗。比如:

          只有囊中羞澀的人才會考慮二手交易二手交易充滿了風險、欺詐、扯皮與被扯皮二手物品往往品相不佳,買別人用過的東西也始終有所介懷

        有時候確實是這樣,但不絕對,其實有些東西也完全可以規避。

        正確的二手消費觀

        在講方法論之前,還是弄明白「究竟為什么要買二手」這個問題比較好。學政治的時候都知道,回答「為什么」,要分「原因」和「意義」。

        買二手的可能原因

        買新的不值得:只是想在某段特定的時間內體驗這個商品

        對于有些商品,買回來只是為了干一次活,或者試用一下各項功能,而且自己明確知道這段時間過了之后她就會吃灰。這樣的商品買全新是很不值的,購買時承擔了全新溢價,但是只用了一次或者一個月就不會再用了。

        比如一些測評類的博主,做各種測評并不是家里有礦,只是通過二手渠道買了體驗一下、做一期節目,然后就轉手賣出。

        買新的沒必要:追求「使用價值」的實用主義者

        也有一部分消費者,追求的是商品的使用價值,他們很明確自己會一直用下去,但是對新舊卻不那么在意,全新溢價對其而言是不必要的開支,故同樣也會選擇二手物品。

        就是因為便宜,「xxx 元還要啥自行車」……

        二手交易的獨有價值

        二手交易最大的益處就是可以規避沖動消費。

        網上沖浪看上一件新寶貝,先別急著下單。打開二手平臺,看一眼他人在昏暗的燈光下拍出的布滿使用痕跡的商品圖,再留意一眼賣出原因,很多情況下可以讓人打消購買這件新東西的念頭。

        ——開玩笑的。不過養成購買前先看二手平臺的習慣,確實可以透過華麗的渲染圖看到這件物品的本來面目,確定她是否真的適合自己,對自己將來的使用場景也能夠有一個更直觀的認知。運氣好的話,甚至能夠推斷她的全新溢價。而這些信息甚至不需要真的參與到二手交易中去,就可以獲得。

        這種習慣也是我想「讓二手成為生活狀態」的一個理由。

        再者,二手交易也會促進環境保護,實打實地踐行低碳生活的理念,不是嗎?

        真的是沒錢才會買二手嗎

        許多人第一次接觸二手往往是因為相對較低的價格,或者是熟人之間交易。

        這個好便宜,xx 元買回來,還和新的差不多這個我換其他的了,但是丟了有點可惜,你感興趣的話 xx 元拿走吧,讓她繼續發揮余熱這個你如果不用了,可以 xx 元賣給我嗎……

        這個時候,買二手總給人一種「用別人用剩下的東西」的感覺,這也直接導致了一些人對二手交易的排斥,認為「錢包不夠鼓才會買二手」。

        不過如果非要較真,從廣義上看,社會主義的最終形態「共產主義」還遠未到來,普羅大眾都是無產階級。就算是普羅大眾眼里手頭寬裕的人,買東西也無法做到想一出是一出。

        膽大心細地選購二手物品,并且在她使用率下降的時候適時賣出,然后進入下一個循環,可以輕松地用很少的金錢來體驗到很多想體驗的物品。另一方面,也為原本打算全額購買的物品提供了一次幾乎免費的試用機會,這個試用期可以是一周、一月,甚至半年、一年。

        二手方法論

        什么樣的東西適合買二手

        「買二手還是買一手」的問題,本質是「花錢買時間,還是花時間買錢」。解決出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知道了自己是否需要購買二手。

        二手確實便宜,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便宜帶來的代價是花費更多的時間來搜索、篩選、溝通,下單之后還得承擔被欺騙、扯皮的風險。不確定某樣商品是否值得買二手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我的時間值錢,還是我的錢值錢。

        在「原因」里面,我已經列舉了兩種適合買二手情況:

          買新的不值得(使用頻率不高,可能用完就出)買新的不必要(規避全新溢價,實用主義至上)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物品相對來說也更適合選擇二手,我拿我喜歡的攝影舉例。

        常用但是卻很難用出痕跡的耐用品

        相機鏡頭是很好的例子,Kindle 也是。有些消費者買回來用了一年兩年,外觀還和新的一樣,這時候如果他將其掛出,就是一件很優質的二手物品。

        冷門或是滿足特定需求的物品

        可能是一臺拍立得、一枚特定口徑的鏡頭濾鏡等,買家天然地少,買方市場的益處就會很明顯。

        「吃灰率」很高的物品

        比如買回來就拍了幾次的膠卷相機,或者以 Kindle 為榜首的典型的「用的人一直都會用,不用的人買回來幾天就吃灰,而且買之前也并不確定自己會不會一直用下去」的物品。這種類型的二手物品大部分都很優質。

        難以迅速出手的大宗物品

        跑步機還在買全新的嗎?一臺標價千余元的跑步機,同城搬運,從下單到插上插頭使用,也許只要花三百塊錢。

        在特定時間有好價格的物品

        典型的如考研黨的 iPad,考研結束之后的時間點去平臺看看,選擇余地會更大。

        如何科學地買二手

        到這兒,已經確定某樣東西需要通過二手途徑購買了,而途徑無非兩種:熟人和陌生人。

        那就聊一聊如何在國內某知名二手交易平臺(下文簡稱平臺)和陌生人進行二手交易吧。雖然無法做到百分之百可靠,但是至少可以避一避坑。跟陌生人進行二手交易,學費是肯定要交的,少交一點總比吃大虧好。

        幾個大前提

        先信任,后交易。

        既然是陌生人,交易一次就是和人打一次交道的過程。信息不對稱是陌生人之間交易的固有弊端,可以規避、無法消除。要想不被騙,還是找個誠信的人來得靠譜。問題就在于平臺魚龍混雜,人稱「深水魚」、「撕逼魚」,很多人(包括我)找賣家也是霧里看花、越看越花。

        即便如此,先確認賣家的誠信,也是進行交易的第一前提。一切圍繞先信任、后交易的原則。如果某個賣家的某一個地方讓我無法完全信任,我可能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下一家,直到選到一個我沒有任何疑慮的賣家。

        看實名認證、芝麻分是否都授權

        找賣家時,兩個認證一定要看:實名認證和芝麻分認證,缺一個則直接跳過。交易付款也必須走平臺完成,要求使用其他途徑付款的直接跳過。1 這幾點是平臺本身所能夠提供的保障,連這個都不要的話,被騙了活該。

        選擇芝麻分高的,但是不要選擇「太高」的

        關于芝麻分,支付寶給出的區間是:

        350<——較差——>550<——中等——>600<——良好——>650<——優秀——>700<——極好——>950

        很雞賊的分類方法。中間檔不是常識里的「中等」而是「良好」,所以我們可以把她整個向右移動一檔,在腦子里翻譯一遍:

        極差——>550<——較差——>600<——中等——>650<——良好——>700<——優秀

        這樣看起來正常多了。所以芝麻分至少需要 650 才夠看。下次如果找一個芝麻分連 600 都不到的人交易,被騙了活該。芝麻分不足 600 的絕對不可以交易,這是底線。

        而對于我來說,一般 750+ 的我也會留一個心眼,判斷對方是否是商家或「商家冒充的個人賣家」,因為我是不愿意選擇商家的,所以我一般交易的對象在 650 到 750 居多。有些賣家「此地無銀三百兩」聲稱自己芝麻分 xxx 的賣家,我也會留個心眼,確認沒有問題才會進行下一步。

        選擇個人賣家而非商家

        之所以選擇個人賣家而不是商家(俗稱販子),是因為商家無論是對商品的了解還是對游戲規則的拿捏遠比普通消費者要深得多,而且商家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有良心的商家賺一些差價,無良的商家則三言兩語就能摸清買家的底細,享受信息差給他們帶來的巨大利潤,而買家反而還以為自己撿了便宜。

        遺憾的是,無奸不商。特別是在監管相對松散的二手交易領域,商家還是以無良為主,并且由這些無良商家組成的巨大群體足以劣幣驅逐良幣,他們那些來路不明、偷換配件、廉價翻新、隱藏暗病的電子垃圾賣得供不應求,許多個人消費者的優質二手物品反而僅僅由于「外觀磨損 / 短板效應 / 商品冷門」等原因便賣不出去、或賣不到應有的價格。

        所以,我也將「務必選擇個人賣家」歸到二手交易的大前提里。

        區分個人賣家和商家

        這也是個難題,不過好在并非無法攻克,將心比心地把自己代入一下,就能看出個一二三來。

        看物品描述

        有些會寫明做二手生意的,這類賣家哪怕描述再誘人、再良心、再真誠,我都不會考慮,始終記住一句話:商家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萍水相逢,靠三言兩語我憑什么相信商家只是賺我一個差價,一點私心都沒有呢?

        其他更多的就是商家冒充個人賣家的,對于這類賣家,一旦發現其為冒充(甚至不一定發現,只需要懷疑就足夠),直接跳過。商家連自己是販子都想隱藏,為什么要相信他會賣給你正常的東西呢?

        通過物品描述,可以篩掉大部分典型的「販子發言」,諸如什么「女生自用」了,什么「就用了幾次」了,什么「全新轉讓」了等等,我甚至遇到一個有趣的手表販子,圖片里表帶臟得都盤出包漿了,還寫什么就用了幾次……動動腦子啊。

        看賣家的其他閑置物品

        拿手機舉例,個人賣家的其他閑置一般都是和手機無關的,衣服、琴、甚至賣床板都有可能,而販子的主頁一般都是同款手機、其他手機。

        看賣家的時間軸和評論

        都是上面這樣就很好判斷了,難判斷的是主頁就寥寥兩三個閑置,無從參考。這時候看時間軸也許就有點用,搞不好可以發現你要買的東西人家五個月之前已經掛出來一次了,但是沒賣掉,雖然看不出來是不是販子,但也是重要的購買參考。另外,時間軸上也可能充滿了交易簡圖,但是商品頁面已經手動刪掉了,所以不出現在主頁。再看一下評論區,如果發現很多關于同種商品的評價,那必然販子無疑。

        看賣家的加入時間和已賣出數量

        如果加入時間已經幾百天了,賣出數量才十幾、二十幾件,大概率個人賣家。如果賣出數量已經三位數、四位數,那也不用我說了。

        以上這幾點,不僅能夠找出販子,還可以證明販子對你隱瞞了很多信息。通過「先信任、后交易」原則也可以將其篩除了。

        盡量買一手自用的商品

        買到確確實實的二手商品,當然是一個值得高興的 bonus,但是也有可能賣家掛出來的商品本身就已經是一件來路不明的二手甚至 N 手商品。

        誰不想買一手自用的二手商品呢? 索要對方的購買憑證吧。購買記錄、實體發票、電子發票,至少得有一個。這些是驗明正身的重要途徑。如果沒有記錄、發票,除非真的很信任賣家,而且沒有其他同價位的選擇,才可以考慮。

        如果是購買記錄,需要能夠看到購買店鋪和日期。實體發票是可以偽造的,不過可信度依然很高。二手交易第一要義是誠信,如果賣家說的話句句是真的,哪怕東西不完美我也可以買;怕就怕那些沒幾句真話的賣家,本身掛出來的就已經是二手,描述還寫一手自用,問他記錄吧,說什么時間太久了找不到了(翻個淘寶記錄真的有多難),或者發個不知道祖傳了幾代的沒有日期的截圖,繼續索要帶購買日期的截圖也給不出,這時候就速度下一家吧。

        注意信息差

        其實,在了解了行情價之后,二手交易需要考慮的不在于「這個價格買 xxx 值不值」,而在于「我花了這樣數目的金錢,能不能真的從眼前這個賣家手里買到一個堪用的、優質的 xxx」。這里面就存在信息不對稱的風險。

        是的,就算個人賣家也存在信息不對等的危險。一個芝麻分 700+、基本上全好評、頁面數據也很好看的個人賣家,聊的時候也很耐心,確實就能夠以略低的價格賣掉一臺有暗病的電子設備。

        留意信息差沒什么別的方法,只能買的時候多問,讓對方把不完美的地方全部告知,瑕疵拍照等等。對于有可能發生暗病的二手商品(如電子產品),如果賣家想渾水摸魚地隱藏暗病,買家不拿到手是絕對無法發現的。這時候可以讓對方親口確認「所有瑕疵和暗病都已告知 / 除 xxx 之外一切正常」等語句,至少可以為將來引發爭執的時候平臺介入提供證據。

        如何篩選、了解行情價

        熱門商品

          輸入關鍵詞之后,先什么都不管,大致瀏覽一下,看默認排序下靠前的賣家大概賣多少。找一些販子頁面,查看不同的販子出價多少,對行情大概有個了解。將搜索結果按價格排序,并且根據先前的了解,設置一個最低價的閾值,最好選擇一個比她低很多的價格。因為價格太低了,所以這時候基本上排出來的都是無關結果。慢慢提高價格,發現某一個價格終于有想買的商品出來了,但是品相一般不會太好,此時的價格一般來說就是這個商品行情價的底。再提高最低價閾值,直到逐漸出現多個可以考慮購買的選擇,這時基本上就是這個商品正常堪用時的行情下限。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挑選了,排除商家,并選擇心儀的二手商品。如果商家實在太多,翻幾頁都翻不完(如 iPhone 手機),那么可以嘗試著搜一下同城或隔壁城市,說不定就有合適的了。但是 iPhone 的同城交易盡量不要面交,發生過太多 iPhone 面交被調包、詐騙、甚至扣押強制購買的案例了。

        冷門商品

        這個簡單,上面的步驟 3 一做,基本上可以直接跳到 6 了。

        如何交流

        雖然不想寫這一部分,但是買賣交流這些次以來,真的覺得很多買家做得不夠好,寫這一部分也希望可以提醒到自己。

        禮貌

        先說客觀事實,相當數量的買家群體在交流時「并不知道自己在用什么樣的語氣和人說話」。自己想買東西,消息提醒也不開,半天回一句,要么就是各種質問、命令、過度砍價,或者來一句教科書般的垃圾話:反正你也用不到,不如便宜點賣給我。對此,我只希望把他拉黑之后,自己不要成為他這樣的人。

        真誠

        是的,賣家也會挑買家。及時表達購買的誠意,告訴對方自己「誠心要」,才能夠促進一次愉快的交易。如果自己也買賣過一些東西,可以讓對方查看自己的好評記錄,打消對方的疑慮。如果確實沒談成,也祝人一句「早出」,至少我是這么做的,買賣不成仁義在。

        高效

        對話內容直指重點,少閑聊少廢話,為雙方都節省時間。畢竟二手是一個拿時間換錢的過程,省時間就是省金錢。

        正確的心態

        最后一點,當看到一個價格心動、成色不錯、功能齊全的二手物品,但是吃不準要不要買、或者手頭緊張的時候,完全可以放棄。我國這么大、人又這么多,當真正想買的時候,總還是可以找到合適的二手商品的。完全沒必要抱著一種「錯過了就是虧」的心態收二手。

        如何科學地賣二手

        也簡單講講如何在平臺上把不需要的物品出手吧。

        平臺交易,不得不承認來的人并非都是善茬,但是該正常回復還是得回復,消息提示打開,及時處理,互相尊重。

        盡量節省時間

        與買一樣,賣也離不開「時間與錢」的平衡。一般來說賣二手是不費時間的,拍照、描述、發布,一套三連、鉤直餌咸。作為賣家,大多數時間消耗在與買方的交流上。但是和買不同的是,賣的時候即便在交流上花了很多時間,卻無法換來更高的價格。

        所以作為賣方,更需要要注意減少時間的浪費,追求賣出的效率。

        評論而非私聊的不用理睬

        對于不私聊而是在商品頁面發評論的,我一般會把評論直接刪除。這類人要么不清楚「買家詢問賣家」的游戲規則,要么就是并非誠心交易。無論哪種我都不會在他身上浪費時間。

        大刀拉黑

        過度砍價的人一般心不誠。價格正常的前提下,至少說明他不了解 / 不承認這件物品應有的價值,再聊也聊不到一塊去,直接拉黑。

        猶豫不決拉黑

        優柔寡斷一般也是心不誠。買家提問,賣家解惑,天經地義,但是若一直糾結于交易無關的細枝末節,甚至拋出一些根本無法解答的天問,這樣的買家就沒必要浪費時間了,盡早拉黑。如若不然,即便是成功交易,也可能是扯皮大戶,搞不好演一出「到手刀」,直到確認收貨之前都讓你不得安生。平臺上很多賣家所寫的「唐僧勿擾 / 發文人繞道 / 三句話以內成交就包郵」等也反映了這一點。

        合理定價

        二手市場的行情不會因為你的東西「成色比別人好 / 保管比別人仔細 / 用得比別人少 / 買得比別人貴 / 配件比別人多」而抬高。

        關于定價,合理的態度是忘掉「買她花了多少錢」,這筆錢已經是沉沒成本投出去了,現在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賣掉她可以收獲多少錢」,而不是為了回本。除此之外,也可以把自己當成買家,搜索一下這個商品的行情價格,這樣就不會定出被人嘲笑成「傳家寶」的價格了。

        關于郵費

        要么價格標高一些把郵費的空間含進去,要么就賣的時候自己墊付郵費,然后郵費一欄照實填寫。我一般遇到不廢話的人都是包郵的,賣相機的郵費加保價,自己掏了五十多,也不會特地告訴買家,沒必要。

        當然,我也遇到有賣家聲稱「交易原則,必須順豐到付」的,希望有懂游戲規則的朋友解釋一下其含義。

        總結

        二手交易是一個很神奇的領域。接觸久了就會發現,自己有時候花一些錢買的東西,用了半年還可以只折價一小部分就賣掉,或者原價出手、實現白嫖,甚至還可能賺到、實現永動機。這時候也許就會蠢蠢欲動去體驗其他以前甚至不太敢去想的東西,買買買的顧慮也少了很多,因為自己很明確地知道有些東西是可以幾乎原價出手的。這樣的二手循環有時候是迅速提升生活質量的好方法。

        我時常和朋友開玩笑說,相機鏡頭真的是理財產品、硬通貨。半年過去,通貨可能膨脹,黃金可能貶值,但鏡頭不會,甚至可以低買高賣,雙倍快樂。最重要的是,在這半年里這只鏡頭完完全全是我自己的,我隨時可以回收她的全部價值,但如果我不把她賣掉,也可以一直這樣用下去。

        這就是我在 2019 年關于「二手交易」生活方法論的全部內容了。新的一年,也希望自己能將更多的「二手思維」帶到生活中,摒棄泡沫誘惑,將商品本身從營銷陷阱中剝離,留意她真正的使用頻率,體會她對我生活品質的改造,追求商品背后的核心價值,享受白嫖帶來的極大快樂,同時也讓更多的閑置物品參與到健康環保的二手循環中。

        這篇文章僅僅是我個人這一年以來對于二手交易的一點點看法,結論并無任何嚴謹資料佐證,場景也無法涵蓋所有二手商品類目。僅供參考,也接受并歡迎友好的討論與反駁。希望可以對一些剛入坑二手、或因為種種原因對此猶豫不決的朋友起到一點點幫助。

         
        (文/小英)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發布者:小英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 企資網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精品人妻V?出轨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无码专区AAAAAA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XXXX|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字不卡 |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最近完整中文字幕2019电影| 高清无码在线视频|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 无码国产福利av私拍|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 日韩 中文字幕 制服|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高清不卡中文字幕免费|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日本阿v网站在线观看中文|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亚洲午夜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