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我國的高端養老項目的發展,就不得不提及親和源。
2005年成立的親和源集團,絕對稱得上是國內高端養老“鼻祖”級的品牌。因為當年在很多企業還沒搞懂高端養老概念的時候,親和源的運營管理就已經和國際接軌,開始了高端養老項目的布局,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
一些開發商、投資商在布局高端養老項目之前,甚至都要到親和源的項目中參觀學習,因此也有媒體甚至將親和源評價為我國養老領域的“黃埔軍校”。
親和源的很多成功的管理經驗和模式,也因此成為了很多企業爭相參照的范本。
上海親和源康養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親和設計”),作為親和源旗下的子公司,在康養建筑領域同樣是積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和實戰經驗。易康養獨家專訪了親和設計總經理邱紹華,從不同的維度詳細解讀了親和設計的獨特服務優勢。
以下是采訪實錄:
易康養:親和設計作為養老建筑設計行業的領軍品牌,在服務中是從哪幾個方面著手實施的?和其他的同類型機構相比,您覺得親和源的核心優勢是哪些?
邱紹華:親和設計是伴隨著親和源的發展而來的,親和源在行業內深耕了15年,我們依托親和源的平臺和專業資源優勢,來為客戶更加專業和系統的服務。康養項目本質是持續經營性項目,康養建筑設計不是單純的建筑設計,一定要和運營模式、銷售模式相結合。在這方面親和設計擁有豐富的經驗和資源,對康養項目的設計我們通常會從產品策劃和設計研發入手。和其他的建筑項目不同的是,康養類項目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和獨特性,除了項目的定位策劃外,建筑設計的策劃也很重要。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很強調的研發思維。
親和設計對自身的定位是康養建筑這一建筑細分領域的專業設計機構,依托親和源集團品牌的資源優勢,經過這么多年的積淀,我們形成了一定的核心優勢:
一是項目經驗優勢,我們團隊對養老或者說是對康養本身有比較深刻的研究和體會,參與過多個項目,并對這些項目特別是親和源運營的項目進行長期的跟蹤;
二是研究基地和研發體系優勢,我們將親和源運營項目作為研究基地,通過運營ERP系統挖掘數據,建立了建筑、人、服務三維數據的適老建筑研發體系;
三是產品體系優勢,經過長期的項目積淀,我們形成了大型CCRC老年社區、老年度假酒店、醫養結合護理公寓、城市綜合體嵌入式高端老年公寓、城市中心單體式CCRC等5大產品類型;對新項目,我們可以基于已有產品類型結合項目實際情況進行產品研發、設計;
四是平臺資源優勢,親和源集團平臺上除了我們設計團隊之外,還有專業的項目團隊、營銷團隊、運營團隊以及老年生活形態研究團隊,這些團隊共同全程參與過許多項目;我們在康養項目設計中能便捷、高效調動這些資源;
五是基地用戶優勢,在做康養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強調,我們的工作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以客戶為本,以老年人為本;我們注重用戶思維,在我們的項目設計當中,會邀請已經在親和源入住的老人深度參與;因為他們已經生活在這種專門的康養社區或者康養項目里,能夠真正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提一些合理的建議或評價。我們在做山東日照一個項目時,也邀請了當地的一些目標客戶參與工作,事實證明我們基地的用戶提的意見更加有建設性。
易康養:據我們了解,親和設計在養老建筑設計方面深耕多年,您覺得新建康養項目在前期規劃和頂層設計方面,客戶普遍存在的共性的盲區或誤區有哪些?
邱紹華:現在大家現在都在講康養項目,但其實康養項目的類型有很多、很寬泛。有純養老項目,也有結合養老項目做的全齡社區,也有結合旅游小鎮、地產項目等做的康養小鎮,還包括康復護理醫院等。純養老項目也可以分很多種類,比如大型CCRC持續照料社區、傳統養老機構、醫養結合型的康復護理機構等。
在康養項目的前期規劃和頂層設計方面,傳統住宅開發思維普遍存在,重開發、注重“高、大、上”,眼球都被吸引眼球的地方吸引了:輕服務,對服務認識不清,認為康養項目就是簡單的適老建筑+為老服務,和住宅+物業服務一樣;對適老建筑認識也比較簡單,適老就是護手+報警按鈕+輪椅轉圈;硬件、軟件建設不同步,項目開工了,服務體系還不見蹤影;項目定位搖擺,對康養項目的認知不足,在遇到不同的困難時會搖擺不定,甚至會產生大反轉的選擇。
我們認為康養項目本質上是一個持續經營性項目,只有從持續經營的角度的項目越做越好,才能更好地持續下去,才能獲得一定的回報。
康養項目確實是一個挑戰,因為康養項目不像住宅項目,住宅項目不管是什么樣的產品,最終都是賣給了消費者,只要賣出去了,就有利潤。而康養項目屬于經營性項目,他的投入和產出的顧慮比較多。
康養項目而言,“空間+服務”的結合這一點上尤其重要。你為老人提供什么樣的硬件、生活空間、居住空間、活動空間、保健空間、餐飲空間,這個空間是跟你的這些服務和銷售模式密切關聯的。例如,按床位去收費、按整套房去收費、跟你按平方跟平方米收費,這是不一樣的。
例如,一個項目是1萬平米,規劃是容納200張床位,如果按床位收費,客戶當然希望他能容納超過200張床位,如果項目收費保持不變的前提下,你能做到220張床位的話,這就意味著將來的營收會增加10%,但是對于投資而言硬件的投入是不變的,那顯然更加經濟。如果你按平米來收費的話,情況又完全不同了。設計領域有一個通俗的說法,設計決定了開發項目的70%-90%的投入。所以在做項目的頂層設計的時候,前期的規劃、銷售模式、運營管理等不固定的話,就會為后面的運營帶來很多不可調和的矛盾,會增加大量額外的成本負擔。
就建筑設計而言,“空間+服務”的結合也很重要,如果建筑設計機構不是用研發的方式去做的話,就會容易有失偏頗,最后設計出來的作品很可能達不到預期的要求,這是我的理解。
易康養:您能否分享一些親和源在服務理念方面的與眾不同之處?
邱紹華:在服務方面,其實親和源集團層面也一直秉持一句話,“代天下兒女盡孝,替世間父母分憂”,這也是親和源率先提出的一個倡導。保持這個心態能夠讓很多事情順理成章地去做,只有用心才能得到老年人的認可和信賴。做養老心態很重要,因為服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具體到實踐中去,我們在服務中引入了理事會的制度,從老年人當中推選代表,我們稱之為理事,理事會是整個項目上服務的最高決策者,我們會認真聽取老人的意見和心聲,不斷改進。這樣既能不斷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又能讓老人有更多的社會參與感和價值感。
易康養:請您談談親和設計下一步的發展規劃?
邱紹華:養老建筑設計是一個在有限資源里全盤籌劃的工作,從項目設計角度來講,親和源將更加專注于康養建筑基本領域的一體化設計。雖然在建筑設計以及景觀設計層面都有所涉及,也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成功經驗。但是我們認為做的還不夠,在項目落地一體化設計方面還需要加強和完善。當然某種程度上也和客戶的需求選擇有一定的關系。未來,我們希望康養項目的一體化設計能夠真正成為一個常態。
同時我們也希望我們能夠更多的參與到客戶的項目投資或頂層設計的戰略高度,或者說在這樣一個層面去提供服務,而不是單純地局限于建筑設計工作。結合親和源這么多年來的實踐探索,我覺得從這個角度和客戶良性互動,能夠真正為項目解決很多實際問題,幫助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當然,我們的力量畢竟是有限,我們是專注于康養建筑這個細分領域的專業機構、規模不是很大,現在各類項目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多元化,所以從這方面講,我們也愿意用更加開放的心態跟客戶、甚至跟同行來合作,服務更多的項目、服務更多老年人的美好生活,共同成就康養價值。
關于親和設計
上海親和源康養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上海浦東親和源老年建筑研究所)為親和源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公司,深耕適老建筑研究、設計15年,提供康養項目策劃咨詢、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籌開運營全鏈服務。致力于老年人生活空間研究,建立了基于建筑、人、服務三維數據的適老建筑研發體系,形成了大型CCRC老年社區、老年度假酒店、醫養結合護理公寓、城市綜合體嵌入式高端老年公寓、單體式CCRC老年社區5大產品類型。為中海、中鐵、我國平安、中建方程、萬科、富力、金地、象嶼、東渡國際、西南醫投、西安榮華、蚌埠市民政局、景德鎮國控、歷下控股、日照交發集團、撫州頤親源、臨沂金秋陽光、臺州紅豆杉頤養苑等康養項目提供了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