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鄭州,發文人 張晨靜)訊,鄭州暴雨過后已經6天了,楊紅萍的店鋪依然是一片狼藉。發文人提出交換名片時,楊紅萍苦笑拉開抽屜,抽屜還殘留不少雨水,她說:“現在我連名片都沒有了,抽屜里的名片都被淹了。”
7月20日,河南多地降雨量超過極值,鄭州市內澇嚴重,東建材作為鄭州東區最大的建材市場損失慘重,多家商鋪向發文人表示,店內積水達到一米多高,市場里多數商家受損嚴重。
當發文人走進東建材時,這個曾經人來人往的建材市場顯得有些蕭條,大多商家正忙著搬運貨物。26日,鄭州最高氣溫已達34度,正是晾曬被淹貨物的好時機,隨處可見晾曬物資和報廢材料,整個建材市場正在慢慢復蘇。如同這座城市。
(東建材北門 財聯社發文人攝)
(市場內部情況 財聯社發文人攝)
暴雨突襲
鄭州目前有五個大型建材市場,東建材是鄭州東區最大的建材市場,位于管城回族區,鄭汴路與中州大道交叉口,建筑面積為30萬平方米,分為南北兩個組團。
楊紅萍經營一家板材、地磚店鋪,位于東建材市場北區。發文人見到她時,她坐在店鋪中間,愁眉不展。
她反復向發文人抱怨:“怎么就這么巧,我的店鋪經營4年了,就今年沒買保險,結果發生水災,你說我之前三年都買保險了,保險公司是不是應該賠付?現在物業也不管,都說是天災。”
據悉,東建材市場南高北低,這次她的店鋪受損嚴重。發文人留意到,楊紅萍店內部分鋪設地磚已被撬開,水泥裸露在外。
李天成已在東建材經營裝飾五金器材多年,他的店鋪也位于建材市場北區。不同于楊紅萍,他看起來更為樂觀。
接受采訪時他正從店內搬運晾曬貨物,他氣喘吁吁的向發文人介紹:“建材就怕泡水,這次市場內一層基本都被淹了,倉庫損失比較多,有的倉庫直接淹到頂,基本一個倉庫的貨物都扔完了。”
當問及損失如何處理時,李天成表示,這次損失相當大,有些產品還能返廠,自己買的還有保險,但這些都是杯水車薪,剩下的損失都得自己承擔。
不過,市場里也有少量店鋪損失較小,一家石材老板正在看救災視頻,發文人觀察到他的店內已經恢復正常,他表示,自家店鋪處于地勢較高的位置上,本次暴雨對自己影響不大,但是靠近鄭汴路的北邊商鋪地勢較低,灌水嚴重。
經營衛浴產品的魏先生也深感幸運,他向發文人透露,自己經營的產品主要是衛浴產品,不怕水淹,這次沒有太大損失,客戶如果有需求,可以隨時送貨。
逐步復蘇
22日,鄭州天氣就已經逐步放晴,馬路上積水明顯減少,隨處可見外地救援車輛,整個城市正在慢慢回歸常態。
但多數鄭州居民的話題仍是這場水災,發文人經過的大街小巷,都能聽到相關討論,暴雨過后鄭州大面積停電斷網,成為信息孤島,整個城市節奏也慢了下來。
李天成停下手中工作,向發文人表示:“昨天中午市場來電了,網絡信號也在逐步恢復,這兩天也有客戶下單。“另一位工作人員補充道:“其實,21號市內就可以運輸了,但是電話打不通,也沒有網絡。”
下游裝飾企業也在逐步恢復,鄭州某大型裝飾公司工作人員王曉倩透露:“部分工期可能需要延后,公司對接的一些板材倉庫發生泡水,加工廠被淹,需要重新生產或者從外地進貨。”
“而且我們公司電力還沒有恢復,我現在只能網上接單。”她笑了笑,繼續說道,“另外也和客戶所處位置有關,有的施工區域現在還斷水斷電,不過也就延遲幾天,今天其實已經陸續開工了。”
另一位裝飾行業人士與王曉倩看法一致,在他看來,本次暴雨對他們公司影響不大。他表示,這次水災導致中牟以及新鄉一些工廠被淹,但是公司還可以從其他工廠采購調度,說起新鄉,他看起來憂心忡忡。據悉,目前河南暴雨還在持續,新鄉等地受災嚴重。
值得一提的是,東建材對面是鄭州地鐵4號線東十里鋪站,在發文人走訪過程中地鐵正在排水搶險。回想起這場洪災,一家壁布軟裝企業負責人仍心有余悸:“店里一些樣品和布匹都泡水了,但現在我都不考慮損失多少了,我們能保住命就很幸福了。”他如是說。
(地鐵四號線搶險現場 財聯社發文人攝)
(經受訪者要求,文章中楊紅萍、李天成、王曉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