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方“關注”,第一時間獲取科技資訊、技能攻略、產品體驗,私信我回復“01”,送你一份玩機技能大禮包。
---------------------------------
作為半導體行業的龍頭,Intel的主要業務就是CPU,然而最近兩年AMD不斷發力,Intel丟失不少市場。7月5日消息,據博板堂報道,Intel成立了兩個新部門,其中一個致力于軟件開發,由Intel老將、前VMWare CTO Greg Lavender擔任主管。
之前Intel的加速計算系統、圖形事業部等部門,都偏向硬件,Greg Lavender主管的新部門預示著Intel將要重視起軟件技術研發。
Intel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之前曾提出了一個OneAPI戰略,認為通過軟件優化,就能實現6倍Java性能提升、8倍內存性能提升,以及28倍AI性能提升。
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Intel是一個專注于CPU生產的硬件企業,但事實上,Intel的軟件開發實力也非常強,軟件工程師超過1.5萬人。對于軟件開發者最青睞的Linux系統,Intel每年要為其內核提供超過50萬行代碼。
盡管Intel的CPU銷量仍然高于AMD,但市場的變化很明顯,Steam硬件統計數據顯示,AMD的CPU占比不斷提高。不少消費者認為,制程工藝是AMD超越Intel的關鍵,AMD已經用上了臺積電的7nm工藝,Intel桌面級CPU卻仍在14nm+++……
然而制程工藝并不是決定CPU性能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對桌面級硬件而言,可以采用水冷、大功率電源,不需要那么在意制程,Intel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架構設計實力被AMD超越。如今AMD的CPU已經是6核心12線程起步,Intel卻仍守著老舊的4核心8線程。
當然,Intel的優勢依然在,憑借前些年的積累,Intel CPU市場留存率極高,軟件、游戲開發商也會針對Intel CPU優化,這是不少玩家反映Intel CPU打游戲更流暢的原因。現在Intel雖然稍有落后,銷量卻依然遠超AMD,下半年的12代酷睿還要采用10nm工藝,晶體管集成度與臺積電7nm基本持平。
再通過軟件層面的優化,估計Intel 12代酷睿的性能不會輸給AMD 6000系列CPU。只要產品實力夠強,價格能夠實惠一些,“AMD YES”很快就會變成“Intel YES”。
----------------------------------
作者:雷科技團隊,致力于聚焦科技與生活,關注并私信回復“01”,送你一份玩機技能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