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七夕,是在很小的時候。有年夏天,吃過晚飯后,姐姐的幾個小伙伴一起過來找她,幾個人躲在一邊小聲嘀咕一會兒后,就先后離開。
等到我跟小伙伴們在外面空場里玩“丟啊丟啊丟手絹”、“晃朗晃朗搖竹竿”,盡興回家后,姐姐還沒回來;躺在院子里的竹床上,聽奶奶講月奶奶的故事,聽得都打瞌睡了,姐姐還沒回來;快睡著時,姐姐終于回來了。
睡意朦朧中,聽了會兒姐姐跟奶奶聊她的見聞感受。姐姐說她跟小伙伴們去了另一個小伙伴胖胖家,因為胖胖家院子里有棵很大的葡萄樹,聽人說農歷七月七日這天,牛郎和織女會在葡萄樹下說悄悄話。
奶奶問姐姐:牛郎都跟織女說啥了?姐姐遺憾地說:我們聽了很久,啥也沒聽見,不過……還沒等姐姐把話說完,我就睡著了。
內斂的我國人,對于七夕這樣的節日,以前是沒有太多關注的,最近幾年來,七夕節才日漸紅火,有日子越過越好的因素,有商家促銷的因素,也可能還有傳承傳統文化的因素等。
不管怎樣,處在戀愛婚姻里的人們,一到七夕這天,一般都不會無動于衷,連單身人士七夕前后都想有所作為,至少有所觸動。
那么,七夕到底應該怎么過呢?
01
如果七夕正好遇到假期或周末(比如今年),那自然要陪愛人過了。跟愛人一起吃頓好吃的飯,看場好看的電影,看看郊外美麗的風景……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說得天花亂墜,需要時總看不見人影,這樣的人,要么不愛,要么不會愛,要么愛的只是他們自己。
比如有的人,平常沒事的時候,總會跟愛人一遍遍地表白:愛你愛你愛死你。可等到了需要的時候,卻總不見他們的蹤影。
愛人在家忙孩子忙家務忙工作,忙得四腳朝天,飯都吃不到嘴里,可那個常常表白的人呢?卻總在下班后跟別人打牌、胡侃、喝茶、喝酒,玩到半夜三更,到家啥都不管,倒頭就睡。
如果哪天老人孩子生病,特別需要他們時,他們仍以工作忙、走不開為借口,不管不顧家人,依然跟別人打牌、胡侃、喝茶、喝酒……
這種只想自己享樂,不想對愛人對家庭負責任的人,沒有人會一直忍讓、一直包容,總有一天他們會被掃地出門。
不管是愛情,還是婚姻,都需要互幫互助互陪伴,只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瀟灑自在、沒有負擔,想得是美,但也要看看你生的是什么時代。
當然,疫情緊張時,或工作太忙時,再思念,也要多些理解和擔當。
02
如果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不能在七夕時有情人終于團聚,那也沒關系,來日方長,有的是機會和歲月。就像古人說的那樣:兩情若在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況且,現代化的今天,“云見面”也照樣可以一解相思。閑下來的時候,用手機、電腦等,跟遠方的愛人打個電話,視頻聊會兒,一樣可以傳遞你無處安放的深情。
實在過意不去,如果七夕節正好遇見紀念日,那就發個小紅包,或快遞一束鮮花,或給愛人訂一份好吃的,都未嘗不可。
禮物不管大小,有愛已經足夠。距離不是問題,或許真的能讓愛情更美好。
03
如果七夕雙方都在忙工作,比如都是醫務工作者,都在防疫一線,那兩人之間更容易互相理解,可以在過節時互相打氣,互相交流工作的經驗教訓,然后共同提高成長。
能夠互相理解、互相體貼、互相成全的愛情,也許才是愛情的最高境界。
曾經看過鐵路戰線上的一對戀人,七夕節時兩個人都在工作崗位上,當天他們所在的班列正好有相遇的那么一會兒,于是兩個人早早地約好時間,在兩車相遇一剎那,兩個人站在車窗邊搖手互致問候……
七夕節到了,祝有情人終成眷屬不相負!祝婚姻里的人白頭到老不離分!祝單身的朋友們早日遇見意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