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拍個合照吧。”“爺爺奶奶再站近一點······準備,一、二、三茄子!”8月12日,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在埔柳村鄉愁紀念館舉辦以“見證歲月愛情,傳承紅色家風——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活動,邀請2對黨齡50年以上的老黨員夫妻和4對年輕黨員夫妻參加。
據介紹,受邀的黨員夫妻都是村民口中的模范夫妻,他們在各自村(居)中發揮著黨員旗幟作用,用自己的行動與精神不斷感召身邊人。其中,湖頭村的翁春記、翁西湖妹夫婦,華亭社區的楊金火、楊紅英不僅攜手相伴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鉆石婚”夫妻,還是黨齡超過60年的老黨員。今年“七一”前,他們獲頒“光榮在黨50年”的榮譽勛章。前陣子,兩對老夫妻還主動接種了新冠疫苗第一針,為村民起到了表率作用,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煤油燈、紡紗車、織布機、舊廚具……一走進紀念館,一件件有故事的老物件,吱吱呀呀作響的木地板把兩對老人的記憶瞬間拉回到過去,共同生活的數十載中相濡以沫的每個情節,同甘共苦的每個畫面,在他們腦海中浮現,讓他們不自覺打開了話匣子,向年輕的夫妻講述起舊時艱苦奮斗的歲月故事,年輕的夫妻跟隨著老人的腳步,認真聆聽、切身感受那段他們不曾經歷過的歷史歲月。
參觀紀念館后,眾人來到展館前的大榕樹下。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的帶領下重溫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我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他們面向鮮艷的黨旗,舉起右手,用洪亮有力的聲音宣讀誓言,重溫黨員初心。
86歲的老黨員翁西湖妹很有感觸地對大家說,六十年前她就是這么加入我國共產黨的。以前她是后塘村的一名衛生員,老伴翁春記是農用機械廠的工人,當時入黨名額少,一百七十個人只有五六個名額,而且條件苛刻,只有工作、思想都排在前頭的工人才有機會入黨。他們在1961年先后被推選為積極分子,能夠加入我國共產黨,他們感到十分光榮。所以,一直以來,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從不懈怠,為工作奉獻了自己全部的青春歲月。
老黨員楊金火也和大家聊起了自己的家庭故事。他在1955年入伍,當兵期間曾經擔任部隊話務員班長,獲過三等功。退伍后,他擔任過村支部書記,在任期間,他為村里牽了廣播,為村民了解形勢落實上級指示精神提供了渠道。他說,“我是一名黨員,就要為人民服務?!?/span>
浪漫不只是年輕人的事。在了解到兩對勤儉質樸的老黨員夫妻在以前從來沒有互相贈送過禮物,活動特地安排了現場插花的環節,目的是讓大家用鮮花傳遞愛、表達愛。在花藝師的悉心講解下,黨員夫妻們很快就掌握了修枝、剪裁、配花等技巧,隨后,大家挑選自己喜愛的花朵,按照自己的想法專心致志投入到自己的作品創作中。
不一會兒,一個個美麗的花籃躍然眼前,每一個花籃仿佛都在訴說著一段美好的情感和愿景。夫妻們將插滿象征愛與永恒的獻給與自己風雨同舟多年的伴侶,并合影留念,現場彌漫著濃濃的愛意。翁春記說:這一輩子,他和老伴從來沒有吵過架紅過臉,但是也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故事,感謝這次的活動,讓他們能夠重燃激情、重拾浪漫。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活動的最后環節,兩對老黨員夫妻一起切開象征美好祝愿的蛋糕,將甜蜜的味道傳遞給在場的每一個人。
據了解,此次活動旨在讓老黨員用自己的經歷,為年輕人樹立婚姻的榜樣;用無私奉獻,演繹共產黨人的初心;用共產黨員的良好家風,引領村(居)文明、和諧、向上的氛圍,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來源:城廂 編輯: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