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又稱“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相傳每年農歷初七的夜晚,是“牛郎”和“織女”相會之時。“織女”是個聰慧美麗/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天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有人向她乞求美好姻緣。因此,七夕又被稱為“我國的情人節”。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構建幸福美滿家庭,邯山區美的小學開展以“我們的節日·愛在七夕”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首先,孩子們通過父母的講解或網絡了解七夕節的文化背景和節日特色。在此基礎上,孩子們拿起彩筆將自己心目中的“七夕”呈現在畫紙上。
接著,孩子們通過上網查閱太空中“牛郎星”和“織女星”的形狀和位置,準備在夜空中尋找,看一看今晚他們會不會在鵲橋上“相會”。
同學們還在豐富的詩歌文化中找到了描寫“七夕”的詩詞,并摘錄下來,和漫漫歷史長河中的詩人共話浪漫;在學唱《天仙配》的經典片段,感受傳統戲曲文化中對“七夕”的不同表達形式。
同學們自學巧果(巧花)制作,并和自己的爸爸媽媽比賽穿針引線,讓家庭中充滿歡聲笑語······
最后,孩子們感念父母的關愛和養育自己的不易,將對父母的感謝制作成卡片,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
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了解了“七夕節”這個傳統節日的內涵及節日特色,在一系列活動中感受我國文化的博大和璀璨,豐富了自己的暑期生活。
通訊員 李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