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春,陪同康熙皇帝東巡吉林烏拉的“清詞第一人”——納蘭性德站在松花江邊,看大江東去,多少心事涌上心頭。太姥姥阿巴亥家鄉(xiāng)的山水是暖的,但此刻納蘭性德的心卻是痛的。
納蘭性德的母親愛新覺羅氏為英親王阿濟(jì)格第五女。阿濟(jì)格的母親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大妃”,最寵愛的“孝烈武皇后”阿巴亥。
阿巴亥有著驚為天人的相貌。12歲時,為求戰(zhàn)爭和解,她被烏拉國王布占泰就是她的叔叔送給了當(dāng)時44歲的努爾哈赤為妻,后被封為“大妃”。
阿巴亥先后為努爾哈赤生下三子,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jì)格、第十四子睿親王多爾袞、第十五子豫親王多鐸。阿巴亥跟隨努爾哈赤滅輝發(fā),降服薩哈連,創(chuàng)立了后金。但努爾哈赤去世時,阿巴亥“以弓弦扣環(huán)”自盡,被迫殉葬,時年37歲。
“烏拉”盛產(chǎn)美女,是朝廷選秀的重點(diǎn)。當(dāng)時三年一大選,秀女眾多,真正能上位到皇后(大妃、大福晉)的卻是少之又少。但貫穿清朝史冊上,后宮重要人物竟有4人來自“烏拉”。
烏拉那拉氏,清太宗皇太極繼妃,烏拉部貝勒博克鐸之女。萬歷三十六年,嫁給皇太極,生育兩兒一女。后因違背太祖旨意,擅自乘轎,而廢黜遣至娘家。此后,再無史料記載。但他的兒子豪格,是清初歷史上不可磨滅的一個人物。
烏拉那拉氏·多棋木里,烏拉部費(fèi)揚(yáng)古之女,清世宗孝敬憲皇后。母親是努爾哈赤玄孫女,少年入宮。1691年被康熙帝賜封給皇四子胤禛。雍正元年冊立為皇后,主管后宮事務(wù)。
孝敬憲皇后為人勤儉節(jié)約、仁慈忠厚,受到眾人敬愛。雍正九年病逝,享年51歲。她是著名電視劇《甄嬛傳》烏拉那拉氏宜修皇后的原型,只是劇情與歷史相差較遠(yuǎn)。
烏拉那拉氐·景嫻是烏拉部主后裔佐領(lǐng)納布爾的女兒,生育兩子一女,深得寵愛,乾隆十四年,冊立為皇后。
野史記載中,乾隆三十年正月,皇后景嫻隨乾隆帝第四次下江南。杭州的美景加上官員們精心侍駕,使得乾隆皇帝樂不思蜀。
皇后景嫻勸說皇帝不要整天沉迷于美色,應(yīng)早日返京。不料此舉遭到皇帝的責(zé)罵,致兩人反目。一氣之下,烏拉那拉氐·景嫻斷發(fā)以示,讓乾隆大怒。
要知道,剪發(fā)在滿族習(xí)俗里算是大忌,只有在皇太后、皇帝駕崩時,皇后才可以剪發(fā)。回京后的乾隆余怒未消,烏拉那拉氏·景嫻被打入冷宮,一年后死去,終年49歲。景嫻皇后死因不明,為“清史七大謎案”之一。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當(dāng)年的烏拉美女們帶著佑護(hù)家族的重任入宮,下場卻都很悲慘。前朝內(nèi)宮連為一體,一榮皆榮,一損俱損。往往因?yàn)楹髮m的一個小失誤,就可能給全家族帶來滅頂之災(zāi)。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李俠
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