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來,我省經歷了多次范圍廣、強度大的降雨,嫩江流域部分干、支流防汛形勢嚴峻。
座落于大安市嫩江邊上的一幢平房——大賚水文站,在數次超警洪峰中,以頑強拼搏的姿態,及時準確測驗水文信息,為嫩江防汛調度、指揮決策默默提供著技術支撐。
大賚水文站是我省嫩江下游最后一個水文控制站、國家重要水文站、國際報汛站。洪水主要來源于嫩江干流及支流諾敏河、雅魯河、綽兒河、洮兒河等河流。
連日暴雨,嫩江水位上漲,站長蘭金生組織水文觀測員每天盯著江面,齊心協力搶測洪峰,施測流量、觀測水位、采取沙樣、發送報文……
雨情就是命令,責任重于泰山。越是風大浪急時,他們越是沖鋒在前。
8月14日上午,蘭金生根據氣象雷達和汛情緊急通知,立即組織水文人員帶上巡測裝備開展洪峰搶測。
船上,觀測員潘超、孫佳寶一遍遍拋下流速儀,在十幾米深的江面上,測流速、算流量。
岸上,呂文峰和李昕守著操作臺,打開電腦連接數據線,通過對講機向江中測量人員傳遞船速、流速,水面寬度及水深信號等信息。
他們分工協作,有條不紊,及時測驗洪峰流量數據,連日來,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他們在暴雨中接受考驗,于烈日下踐行使命,習慣了每次測流時的風大浪高。也是在無數次這樣艱苦環境的洗禮下,他們測取了一個又一個的寶貴水文數據。
降水、蒸發、流量、泥沙……無論寒暑,不計冬夏,每一天他們都用最執著的堅守,做著不一樣的記錄,在風雨中逆行……從扎根水文站那一刻起,每一名水文員工都深知,搏擊洪流,守護江河,這是屬于他們共同的默契。
吉林日報全媒體 發文人:任勝章 實習生:井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