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表內管道尤其是地下暗管漏水未及時發現,居民家中出現“大額”水費的現象時有發生。
最近,四川內江的范大爺一家便遇到了這樣的糟心事——兩個月前,他家的自來水表顯示一家人兩個月零三天用水計量高達1083噸,以階梯水價計算水費超7000元!而他家,平時月均用水量僅10多噸。
內江市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回應稱,根據相關條例,城市供水設施維護責任以結算水表為界,表內設施由用戶負責維護。公司“兩月一抄表”在數年前便已通過公告告知用戶。目前,公司已著手在階梯水費等方面予以減免,正積極與用戶協商解決此事。
范大爺家人稱,暗管從右側水表箱入地
兩月漏掉上千噸水
用戶質疑:表內暗管埋污水溝內不合理
范大爺住在內江城區龍都花園小區,房子是大兒子的,在大兒子因病去世后,他和老伴仍住在這里,至今已18年。
“老小區,差不多20來年了。以前一個月,家里大概用水10多噸。”直到今年5月,抄表工找上門,樓下水表上顯示的用水計量讓范大爺和家人“傻眼”了。“兩個月零幾天,水表上顯示的用水計量達1083噸,抄表的才通知我們。”范大爺的小兒子說。
隨后,范大爺家人找來工人,將樓下水表至上樓自來水管的暗管(埋在地下)更換為明管。7月29日,紅星新聞發文人來到現場發現,埋在地下長約數米的暗管并未挖開,而是直接改為了明管,從一樓住戶的門沿上方繞過。
1083噸自來水的水費該誰承擔呢?“水務公司說漏水是在表內,應該我們承擔。”范大爺小兒子稱,最初,按照階梯水價計算,1083噸水需支付約7200元水費。在與供水企業內江市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多次協商后,對方表示可減免階梯水費等費用,但仍需支付2500元左右。
“我們覺得也很冤。”范大爺小兒子及女兒質疑,長約數米的暗管在地下,且埋在污水溝內,這不合理,用戶不可能隨時挖開查看是否漏水。此外,供水企業兩月抄一次水表也存在瑕疵,如每月抄表,至少也能減少用戶的損失。他們還認為,暗管敷設不合理、不規范,供水企業通水時“驗收”存在問題,應該負責。
范大爺家重新安裝的自來水明管
供水企業:
管道安裝如不合規應找建設業主
那么,表內水管漏水到底該誰承擔水費呢?內江市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客戶服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省城市供水管理條例》第33條規定,城市供水設施維護責任以結算水表為界,結算水表用水端以前的,由供水企業負責維護;用水端以后的,由用戶或者產權人負責維護。為此,該負責人表示,范大爺家屬水表用水端后管道漏水,應由用戶或產權人負責人維護。
該負責人說,作為供水企業,他們敷設自來水管道,一般只安裝到水表的位置。范大爺所在樓盤表內供水管道不是該公司安裝,公司也未參與工程質量驗收。若表內自來水暗管安裝確不合規,用戶可找建設業主協商解決。
“我們查表發現不對的時候,提醒是很及時的,當場關了水,也通知了用戶,避免進一步擴大損失。”對于“兩月一抄表”的質疑,該負責人說,由于戶表用戶用水量很小,參照全國供水供氣行業普遍做法,內江對需人工抄讀的普通水表用戶實行“兩月一抄”,并通過公告等形式于2015年開始實施。公告后,也沒人提出異議,且執行6年來,該繳費方式減少了用戶的跑路頻次。
范大爺家人稱,暗管從埋在地下污水溝內
老舊小區管道漏水時有發生
用戶可查看用水量水壓變化
紅星新聞發文人查詢發現,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在1988年編制后雖幾經修訂,但其中都提到“生活給水管道不得敷設在排水溝內”。
對此,內江市住建局多名相關負責人表示,小區表內的自來水管一般由開發商敷設,范大爺家所稱的污水溝應該是雨水排水溝,當年既然通過驗收,自來水管敷設一般不會有問題。內江市東興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并不能確定范大爺家此前漏水的自來水暗管安裝在排水溝內,如確實如此,可查找當年的規劃圖紙等資料,查看自來水管安裝是否存在不合規行為,再找責任主體解決問題。
老舊小區,管道漏水現象時有發生。對此,內江市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客戶服務部相關負責人也提醒廣大自來水用戶,因為熱脹冷縮、腐蝕、鼠咬等原因,自來水管在破損后便會出現漏水,用戶可通過用水量變化、家里用水時的水壓等加強觀察,看管道是否有異常。“如果用水量猛增,水壓明顯減弱,就應該引起重視。”該負責人說,此時,用戶查看水表如發現家中并未用水,水表指針卻在轉動,便應及時維修處理。
紅星新聞發文人 姚永忠
編輯 王禾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