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人 | 鄭萃穎
編輯 |
7月12日下午三點半左右,江蘇蘇州一家名為“四季開源”的酒店發生坍塌事故,截至目前造成23人被困,8人遇難,9人失聯。
據界面新聞近日在現場報道,主體為三層磚混結構建筑的酒店已幾近全部坍塌。
事發酒店位于蘇州市吳江區松林鎮油車路188號,該地址的四季開源在大眾點評上是一家餐飲店。有一條在2021年6月的用戶評論稱,“這家原來是山湖飯店,后來改成四季開源,還在試營期”。
多家媒體現場采訪了解到,該酒店房屋年齡較老,事故發生期間正在進行施工。《我國新聞周刊》采訪當地人了解到,四季開源酒店一半是飯店,三十多年前已建好,另一半是酒店,也是此次坍塌的部分,是十幾年前在飯店旁加蓋的。媒體報道,該酒店用過飛牛大酒店、君緣大酒店等名稱,直到去年新開了四季開源酒店。
攜程上關于“四季開源”酒店的介紹顯示,酒店位于吳江區油車路,吳江市中心步行街永康路商業街附近,周邊還有圓通寺和靜思園等景點,客房數54間。2021年5月有住客評價稱,“聽說要升級裝修” ,同時也有2021年底的評論稱,“酒店設施陳舊”。
天眼查信息顯示,蘇州市四季開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法定代表人王安新,注冊資本50萬元人民幣,經營許可項目包括住宿服務、食品經營、餐飲服務。該公司注冊地址與酒店地址一致。登記機關為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目前,在全面開展救援同時,江蘇省已組織深入調查事故原因。“蘇州發布”通告稱,省市召開既有建筑安全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加強安全生產檢查和監督,落實責任,堅決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酒店樓房的坍塌事故去年也有發生。2021年3月7日,作為隔離點的泉州欣佳酒店發生坍塌,71人被困,最后造成29人死亡。國務院事故調查組的調查結論表明,造成這起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原因是因違法違規建設、改建和加固施工。調查顯示,業主為省錢,將工程包給了無資質人員開工,2016年又私自違法改建,超出原本結構的承重范圍,給建筑坍塌埋下隱患,當地住建部門對其長期違法違規行為從未查處。
“酒店坍塌事故接連發生,說明行業對酒店的安全還沒有足夠重視。酒店建筑的安全系數,起碼兩年要檢查一次,特別是在裝修改造期間,所有準備工作必須慎之又慎。”華美酒店顧問首席知識官趙煥焱分享評價稱,“從以往案例看,一邊裝修一邊營業是大忌。對于酒店行業來說,第一位重要的就是安全,其次是衛生。”
有媒體報道,據蘇州吳江區四季開源酒店附近居民稱,坍塌部分酒店近些年還存在加蓋樓層、將住宿房間改為棋牌室的情況。
洛桑酒店管理公司首席顧問夏子帆告訴界面新聞,一些酒店舊改項目,由于酒店業主缺乏安全意識和專業性,造成安全風險。尤其隨著酒店業進入存量競爭,經營者對具有區域優勢的物業進行改造、經營酒店的情況并不少見。
“舊改項目容易出現三類問題:漏水問題、消防安全和結構安全問題。而結構安全造成的隱患和風險極大。”夏子帆說。
她舉例稱,曾有一家南方城市舊物業改造酒店的項目,建在入海口的灘涂地上,業主要將餐飲包房改建成酒店。要將五六十平米的包房改成三四十平米的酒店,會增加更多的隔板。“當時我極力反對。酒店屬于重裝修業態,需要引入大量的家具、空調設備、洗浴設備,整體承重會增加很多,在地基不穩的情況下改造成酒店,極其危險。”她表示,酒店業主在建設酒店過程中,或為節省設計施工費用,或由于設計和經營者的剛愎自用,管理者的自作主張,缺乏前期建設規劃,都會給酒店的建筑安全帶來隱患。
據夏子帆介紹說,目前酒店建筑都是按住建部的商用建筑標準批準建設,住建部有關于《旅館建筑設計規范》,但目前國內酒店建設單位為了項目未來招商的多用性,多采用了商用建筑空間,真正在前期就指定為酒店專用建筑的少之又少。酒店的建筑安全尚未列入酒店業的行業規范當中,酒店建筑仍然缺乏相應的標準管理。據了解,住建部正在撰寫酒店類的建設標準。
一位酒店業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國內一些連鎖酒店集團,對酒店建筑安全會有較高的要求,對于改造物業有專業團隊檢測和加固。“但很多小酒店心存僥幸,有些甚至是危樓。”
住房城鄉建設部曾發布《旅館建筑設計規范》,于2015年3月1日開始實施,其中關于旅館建設安全的部分較為籠統:“旅館建筑的材料選擇和構造設計,應滿足使用的安全性和維護、清潔的便利性”。
我國住建部2015年曾發布《關于加強既有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提高產權人和使用人的主體責任意識和公共安全意識,減少影響和破壞房屋使用安全的行為,嚴禁擅自變動房屋主體和承重結構、改變陽臺用途等裝修行為,有效履行房屋維修保養義務;要督促房屋產權人和其委托的管理服務單位加強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加強日常巡視和監督;建立房屋安全日常檢查維護制度,定期對房屋安全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