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交通事故糾紛不再需要東奔西跑,都歸這兒管。1月18日上午,“南昌市交通事故速裁法庭”“南昌市交通事故多元解紛中心”(下簡稱速裁法庭、解紛中心)在南昌市青山湖區人民法院塘山法庭揭牌,宣告南昌市交通事故“一庭一中心”開始運營。
今后,南昌東湖區、西湖區、青云譜區、青山湖區、新建區、紅谷灘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等8個中心城區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都將由“一庭一中心”陸續分階段跨轄區集中受理。
南昌市交通事故速裁法庭法官在受理案件
8個城區“道交案”統一管轄
遇到交通事故糾紛,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事故鑒定、傷情鑒定找哪兒申請?對方避而不見,如何化解矛盾?今后,這些問題,全部可找南昌市交通事故“一庭一中心”解決。
發文人了解到,南昌市中心城區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雖然是由速裁法庭跨轄區集中受理,但東湖區等南昌8個中心城區交警大隊將逐步設立固定的線下調解點,構建以“一庭一中心”為總部的“1+N”多元解紛體系。
“‘一庭一中心’跨轄區受理、調處交通事故糾紛,能夠為當事人提供更加專業精準的司法服務,有助于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也有助于形成南昌市專業化人民法庭品牌建設的集群效應。”江西高院基層基礎辦主任劉鋒向發文人表示。
“我都做好了一場‘馬拉松式’處理過程的準備。”在多元解紛中心,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很快得到解決。該起道交案當事人李先生說,他以為處理交通事故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沒想到在中心進行責任認定、保險核損效率這么高,且事故劃分公正合理,核損項目一清二楚。
據介紹,南昌市第一個調解點是青山湖區道交事故多元解紛中心。該解紛中心于2021年11月成立。中心試運行以來,轄區交警通過行政調解化解了700余起道交事故糾紛,入駐調解員通過平臺成功調解了75起案件,涉及金額900余萬元,調解成功率達90.6%。解紛中心在南昌各中心區轄區交警部門全面推廣后,預計每年至少為當事人減免訴訟費300余萬元,節省各類訴訟開支超2000萬元。
速裁法庭可形成標準化賠償
以往,道交糾紛處理涉及多個環節。“傳統的交通事故糾紛處理中,當事人常常需要在交警部門、鑒定機構、保險公司和人民法院等多個部門之間來回奔波,各個部門之間信息也沒有共享,制約了糾紛的高效便捷化解。”塘山法庭庭長王芹表示,流程繁瑣,當事人一份資料往往需要向多個部門重復提交。
現在,通過速裁法庭設立的“道交一體化平臺”,實現一次上傳,前端、后端處理部門均可信息共享,大大節約了當事人糾紛解決成本。據悉,該平臺已經在南昌全市啟用。
“打開平臺APP,即可與當事人點對點、點對多進行視頻調解、在線接收證據材料。”陶曉霞是青山湖區道交事故多元解紛中心的一名調解員, 2021年10月中旬以來,她已經利用平臺調解糾紛近50起。陶曉霞介紹,調解成功的,當事人可在線一鍵申請司法確認,調解不成的,當事人也可以一鍵推送立案并訴訟。
“目前從成效來看,已經達到了‘調解快、立案快、結案快’的三快效果。” 王芹表示,她希望這個平臺讓當事人為交通事故處理來回奔波在南昌成為歷史。
交通事故處理小程序可在線理賠
“道交一體化平臺”該如何使用?工作人員告訴發文人,當事人拿出手機掃一掃,進入微信小程序“司法道交一體化”,即可在線申請調解、參加視頻調解、在線訴訟、在線申請一鍵理賠等。
據介紹,該平臺還提供了很多智能功能。如平臺內置理賠計算器,當事人及各職能部門錄入簡單的信息進行賠付試算,就可以得出精確的損失賠償數額,道交賠償“一鍵理賠”成為可能。
“一般人看了《賠償標準》,還真不一定能弄明白里面的賠償項目該怎么算。理賠員上崗前都必須經過系統的培訓,才能弄清如何運用《賠償標準》進行計算,更何況是初次處理道交賠償糾紛的當事人。”保險公司理賠員小黃笑稱,小程序就是最好的“理賠顧問”。
發文人了解到,該中心通過線上線下的融合,構建了人民法院與公安機關、調解組織、保險機構、鑒定機構相互銜接、協調聯動的工作格局,可以實現責任認定、理賠計算、在線調解、在線鑒定、在線司法確認、在線訴訟、一鍵理賠等道路交通事故糾紛的一體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