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它跟人們的平均物質文化水平有直接關系,只能交給時間。
所以,談戀愛的年輕人如果是奔著結婚而去的,最好把丑話說在前頭,不然會招來更大的麻煩。
近日,安徽亳州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兩家人見面原本是來協商喜事的,就因為彩禮問題,導致家丑直接外揚了出去。
大意是:女方索要60萬彩禮,男方不愿意,雙方爭吵了起來,在商場里當著所有人的面大聲吼叫,差點打起來。
兩家人說的都是安徽話,只聽清楚了幾句,包括:“就你還值60萬?”“我就不要臉了”等。
一般在這種時候,待嫁的女子都是最難堪的,既不想得罪父母,又不想得罪未來的丈夫,既想要這筆錢,又不想因為彩禮而勸退未來的丈夫。
然而在這起事件當中,女當事人的態度好像并不矛盾,從畫面中可以看到,她的情緒很高昂,表現出對這筆彩禮極其強烈的渴望。
男子的行為也很令人迷惑,他幾乎已經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不僅跟女方家人鬧翻臉,也跟女朋友鬧翻了臉,既然如此生氣,又何必執著于跟對方在一起呢?
只有一個原因,他不想離開對方,但是又掏不出這60萬元彩禮。女方的態度是,60萬彩禮是必須的,有了這個基礎才可能談婚論嫁。
這就是典型的沒有把丑話說在前頭,才導致一系列麻煩事接踵而至。
我覺得根本問題不在這60萬彩禮上面,而是這兩個年輕人對婚姻的態度截然不同,他們根本就不是一類人,甚至對婚姻沒有最起碼的認知,這樣的人就算結了婚也不會有好結果。
女方想要高彩禮,這是他們的自由,那就去找能夠拿得出這么多錢的新郎就行了啊,談戀愛的時候為什么沒有想這個問題?難道他們不知道男方是什么人嗎?
男方拿不出或不想拿出60萬彩禮,那就去找一個對彩禮這件事無所謂的女人就行了啊,為什么非要在一棵樹上吊死?不是自己的菜就不要惦記了。
如此簡單的問題,卻通常成為很多人的煩惱,我想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真誠”。
拿這對情侶舉例,他們在談戀愛之初,一定沒有跟對方交代個人的底細,雙方都抱著一種“試探”的心態,刻意避開敏感話題,走一步看一步。
男方的想法是:先把生米煮成熟飯,反正自己也不吃虧,真到了談婚論嫁的那一步,就容不得她了。
女方的想法是:如果直接把60萬彩禮的事情告訴他,一定會立刻被對方拒絕,不如先談著,等感情深了再跟他提出彩禮的事情,沒準就同意了呢!
看上去甜甜蜜蜜,背后卻都是算計,表面上是婚姻大事,實際上就是一樁交易。
年輕人依然無法擺脫父母,沒有能力獨自承擔責任,這大概是彩禮問題的核心。什么時候結婚變成兩個人的事,而不是兩家人的事,彩禮就不成問題了。
也有和睦的例子,來自福建泉州的一戶人家花60萬彩禮娶了個媳婦兒,婆婆心甘情愿花這筆錢,并且給出了明確的理由:花錢請保姆一年還得1萬呢,六年就回本了,而且兒媳還能生孩子,做很多保姆不能做的事情,穩賺不賠。
這筆賬算得沒毛病,但聽起來不那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