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今日春分,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平分,這一天過后,北半球的白天時間越來越長。春分前后,天氣變暖,野菜生長,不少地區(qū)有吃野菜的習俗,還有一些地區(qū)流行吃驢打滾、“太陽糕”等美食。
春分嘗“春菜”
春分前后,天氣變暖,正是眾多蔬菜發(fā)芽、口感最為鮮嫩的時候,民間便有“春分吃春菜”的習俗。“春菜”一般指薺菜、春筍等春天發(fā)芽的蔬菜或野菜,其吃法多樣,涼拌、清炒、做餃子餡均可。人們認為,春分吃了這些春菜,才感覺春天來了。
春分時,不少人會選擇去踏青郊游,順帶挖野菜來吃。野莧菜就是其中一種,也叫“春碧蒿”。人們踏青帶回野莧菜清洗后,與魚片煮在一起,稱為“滾湯”,也叫“春湯”。民間認為,“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不過,野菜雖好吃,但也不要隨意亂挖。近期,一則“北京一公園游客亂挖野菜”的消息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首都師范大學副教授、植物學博士顧壘此前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提示,無論野生植物還是菌類,采摘前應(yīng)對其有充分認識,尤其生長在公路、工廠、礦山附近的野菜含有較多化學毒物、重金屬等,千萬不要盲目采食。
春分美食還有這些
除了春菜之外,春分節(jié)氣,不同地區(qū)還各有特色節(jié)令美食,比如北京的驢打滾、揚州的蘿卜包等。
驢打滾
在北京地區(qū),春分有吃驢打滾的習俗,據(jù)說可以避邪祈福。每到這天,不少老字號糕點店就排起購買驢打滾的長隊。驢打滾通常用大黃米面、黃豆面、紅豆沙、白糖、香油等食材制作而成,成品外層要粘滿豆面,顏色金黃,入口綿軟,味道香甜。
“太陽糕”
“太陽糕,步步高”。吃“太陽糕”是老北京的春分食俗,這是以糯米制皮,包裹棗泥、白瓜仁及桂花餡制作的一款糕點。資料顯示,人們在春分這天要祭拜太陽神,祈求新年五谷豐登,而“太陽糕”就是春分祭日的貢品,也就成了節(jié)令食品。
蘿卜
春分時期,正是蘿卜鮮嫩、清脆的時候,很多地區(qū)流行吃蘿卜,尤其是江蘇揚州地區(qū),人們習慣吃蘿卜或蘿卜餡包子,認為這時候吃蘿卜能上下通氣,還能解春困。
釀酒
在浙江、山西等一些地方有春分釀酒的習俗。有資料記載,山西不少地區(qū)的人們在春分這一天開始釀酒,最終釀出的酒色澤鮮亮,味道經(jīng)久不壞,當?shù)厝朔Q之為“春分酒”。在山西陵川,春分不僅要釀酒,還要用酒祭祀先農(nóng),祈求當年莊稼豐收。
新京報記者 劉歡
編輯 李嚴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