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拿岳云鵬做例子,提到岳云鵬掃了那么多年地,搬了那么多年桌子,就是突然開竅了,然后成功了,要不是突然開竅掃再多的地也成功不了。
這個開竅誰也不可能準確的表達清楚,就像是說頓悟,覺醒,悟道一樣。因為這個開竅不是你一下得到了什么,而是放下了阻礙你理解事物的執念,擦掉了遮著你看清事物的障礙。也可以說是改變了看待事物的理念,更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質。
那為什么人們這個“開竅”那么困難呢?首先開竅一定是要有一定的認知儲備的,只有認知儲備夠了,才有可能走到開竅那一步。這里就有一個叫悟性的東西,有人看到很少的事物就會開竅,有人經歷很多也不會開竅,這個可能就是天賦吧。
其次就是要有謙遜的態度,因為只有謙遜才能接受不同觀點,才能接受不同的層次的認知,只有把一件事物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都理解了才可能看清一件事物。我們之所以不開竅往往是因為不愿意接受不同的觀點,因為接受其它觀點就是對自己觀點的否定。也可說你的每一次成長進步,都是對以前的那個你的否定。一般人最難接受的就是別人對自己否定,自己否定自己更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