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上火癥狀后,有人會變得脾氣暴躁,有人會咽喉腫痛,有人會口干舌燥,有人會大便干結等。
雖然只是一些小毛病,但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卻很大。
春季為何易上火?
01 吃得太多
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無肉不歡,體內能量太高,人體消耗不了這么多熱量,就會“上火”。
此種情況要盡量控制食量,多吃蔬菜、粗糧,再配合吃一點通脾胃的中藥。
02 運動太少
肌肉運動是能量消耗的重要途徑之一,運動量太少,吃下去的能量消耗不掉,也會導致上火。
建議運動起來,熱量消耗掉了,上火的情況也會隨之緩解。
03 衣著不當
立春后,氣溫逐漸升高,穿得太多或蓋得太厚也易上火,應及時減衣被。
04 氣機不暢
氣機不暢則內熱不能及時發散出來,也會出現上火癥狀。
臨床上常見心情郁悶的病人容易臉上長疙瘩;心情緊張導致熱在體內運行不暢,氣運轉不通暢化而為火。
05 其他
除以上情況外,還有痰凝經脈的患者,久之熱被痰濁淤堵在體內出不去;濕邪阻滯氣機可能也會化火;還有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的上火,最常出現的是上熱下寒證,一般因中焦脾胃運轉功能失常導致。
此類上火需要一一甄別,對癥治療。
怎么去火效果好?
“上火”有很多不同的種類,按照部位分,有心火、肝火、肺火、胃火和腎火的區別。
01 胃火
多為實火,表現為口腔潰瘍、渴喜冷飲、口臭、牙齦腫痛、上腹不適、大便干硬、臉部三角區長痤瘡、舌紅苔黃、脈滑數等。
調理方法:胃火旺者適合喝綠豆粥,或用山梔子、知母、石斛煲瘦肉湯。
02 肝火
肝火主要表現為頭暈脹痛、面紅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耳鳴如潮、大便秘結、小便黃短、舌質紅苔黃、脈弦數。其中大部分患者為實火,也有部分為虛火。
虛火者多是在火熱癥狀的基礎上兼有陰虛癥狀,如腰膝酸軟、耳鳴。
調理方法:肝火旺者可用龍膽草、白芍、黃芩和雪梨煮水喝。
03 肺火
肺火主要表現為發熱、口渴、咳嗽、氣喘、咽喉紅腫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數等。
調理方法:肺火旺者宜用蓮子、銀耳、雪梨加水蒸兩小時后食用。
04 心火
心火旺表現為心煩易怒失眠,口舌赤爛疼痛,小便赤、澀、灼、痛,舌尖紅絳、苔黃等。
調理方法:心火旺者可吃蓮子,或煮蓮子百合湯。
05 腎火
腎火旺較少見,多為虛火。主要表現為牙齒松動、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癥狀。
調理方法:腎火旺者可喝點淡鹽水。
如不適癥狀難以緩解,還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治療。
清火藥別亂用
上清丸、黃連上清丸、牛黃上清丸等中成藥由于具有良好的清上焦實熱之效,被不少人稱為“上清三把劍”,也是不少家庭的常備藥。雖同屬清火藥,但每種藥物的功效和適用范圍均有不同,盲目使用非但無效,甚至還會有損于身體健康,故而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編輯:陳思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