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第51篇原創
文章字數:1500字
?
這是一周收獲的第6篇。
時間過得太快了,一眨眼3月份的第1周都過去了。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計劃不如變化快。
想做的事情都沒有做成,很是焦慮,感覺又把時間浪費掉啦。
本來想著3月是嶄新的開始,一切從頭再來的意思。
趁著一個人住單間沒有人打擾好好努力寫作閱讀的,可是突如其來新分來同事同居一室,就不能完全按照自己作息規律來學習寫作。
本來這個月計劃把4點早起徹底執行起來的,可是和同事同住一個宿舍,即便4點醒來也沒法立即起來寫作啊,怕影響同事。
你可能會說醒來在被窩里用手機寫作也是一樣的啊?
錯,人是有惰性的生物,被窩就是滋生懶惰的溫床。
我想在被窩里開始寫,可是身體和大腦根本無法專注起來,思維也是慵懶的。
上周幾次我都真的4點醒來了,可是連個標題也沒法寫下來,就忍不住拿手機刷抖音或者看到那些吸引眼球的標題就點擊進去看。
明明制定了計劃我要4點早起開始寫作的,我當時為啥不直接開始硬寫,而是要點開手機看那些無關緊要不重要的東西呢?
因為我的潛意識告訴我:就看1,2個視頻輕松一下。
?順便再看看頭條或者公眾號別人都在日更啥?好給我點思路啟發,讓我好順利開始晨起寫作之旅。
就只看一下下而已,不就是幾分鐘的事情嗎?
又花不了多少時間。
可是整整一周過去了,我悲催地發現,上周4點早起的自律黃金時間被手機徹底收割光了,往住一刷就刷到7.30到了洗漱早飯上班時間。
最重要的一件事“寫作”沒有完成。
而我一篇文章都沒有寫過,發布在公眾號上的文章基本都是在其他時間寫的。
最重要的一件事“寫作”沒有完成,這讓我郁悶、焦慮、內疚,情緒低落,甚至還影響了工作效率。
工作時間一直在想沒有完成寫作這件事,甚至心生愧疚還想著要在上班時間把寫作這件事先完成才能安心工作,否則心里一直牽掛著這件事。
結果嚴重影響了工作,寫作也沒有完成,心情也更低落了,一整天下來反而一件事都沒有做好。
一個4早起?點文章的這個計劃是美好的,結果在執行的過程中由于我的不專注,總想看手機,產生的結果是致命的。
如果新的一周不改變這個超級壞習慣,那么可以肯定地說:
用4點早起寫作改變人生這個事基本會繼續失敗。
我的工作效率也會低到極點,基本這個月就會被廢掉,又是擺爛的一個月。
所以我的這個教訓怎么治?4點起來如果能專注在被窩里?就在被窩里寫,超過10分鐘還是沒有進入寫作狀態里就不要再呆在被窩里了,起身離開被窩直接去會議室寫。
人會受環境的影響,換個環境也許會更專注。
寫作是一件復雜有難度的事情,需要高度專注,需要沉浸在那個狀態里,更需要調動腦力的思考。
刷幾分鐘視頻,花不了幾分鐘。
可是就是這幾分鐘讓你把自己拉回到寫作的狀態里就變得有難度了。
因為在手機里你的思維、情緒、狀態都已經散掉了。
你心生愧疚努力把自己拉到寫作里來,可是你無法啟動思考,于是你又去刷手機找靈感,又被手機帶偏啦,如此惡性循環就白白糟蹋了8點上班前的3個半小時。
怎么治?用一個理念來治,讓這個理念植入在你的腦海里:“4點早起寫作這件事很重要,這個時間段只做一件事,不要中斷,去翻閱手機做一些小事。
否則,這一天就可能會廢掉。一年寫100篇文章的目標就會廢掉
把時間拉長,人生就可能會被廢掉。
沒有改變我的人生就不會發生改變。只有真的改變才能真的改變,所以必須改正這個缺點。”
上周主要事件回顧:1.在小伙伴的幫助下重新梳理了2023年度工作方面的電腦上的電子報表。
該刪除的刪除,該更新的更新,報表做了分類整理,文件夾干凈整齊,找東西一目了然。
經過整理你還別說,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10分鐘。
2.加班到凌晨1.30分寫手工版報表。
得不償失,一定當天事情當天完成,這樣才能為寫作節省更多時間。
3.解鎖了公眾號往期文章的添加功能,開通了公眾號贊賞功能。
4.孩子主動讓我給檢查作業了。
這是驚喜,親子關系維護是頭等大事,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
5.開始了日更公眾號的計劃。
由于不夠自律,才寫了一篇文章,但是我會努力堅持日更下去,通過日更方式只為自己成長而寫。
6.對公眾號首尾設計有了新思考,下周落實。
7.一口氣讀了明白老師20篇有關寫作的文章。
我的寫作理念發生了改變,下一步就是執行。
以上就是一周收獲,有完成的也有多數沒有完成的,寫清單,下周努力加油干。
只有真的改變才能真的改變。
成長是我必須要做的事。
一次只做一件事。
圖片來源網絡 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