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歸“蟲”,那么“馬”又是怎么回事呢?
關于“馬”,也許很多人知道,弗洛伊德把人的自我和無意識的關系,比作騎馬者和馬的關系。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兩個人“馬很合”,或許就表示兩個人間某種潛意識的東西相同。
在這里,我們以“蟲”和“馬”為主語來談朋友關系,表示它與眼睛能看得見的利害得失無關。也就是說,如果是因為有損自己的利益才討厭這個人的話,不會說“蟲不喜歡”;另一方面,跟對自己有利的人交往,也不會用“馬很合”這種說法來形容。換句話說,通常我們把朋友關系與直接的利害關系或刻意的算計視為兩碼事。
話說,我在美國讀研究生時,住在學生宿舍里,所以跟當地的學生有交往。
當時,有一個學生說,他以前和學生A是朋友,現在沒有往來了。我問他為什么。
他說,以前A數學很好,會教他,而他也幫A很多忙,可是不知道為什么,A最近突然變懶,數學也不好了,所以他們就沒有再往來了。
我想并不是所有的美國學生都這樣,但總之,當時,我對他使用“朋友”這個詞有點在意。如果說,成為朋友的基礎是絕對不可以和利害扯上關系,也許過分了些,但如果想得寬松一點兒,朋友之間也未嘗沒有某方面的得失。不過,我也想,他分得這么清楚,還能稱得上“朋友”嗎?相比之下,我倒覺得莫名其妙的“馬很合”比較好。
一個新入學的大學生,很想交朋友。不久后找到了覺得“馬很合”的對象。他們一起上課,一起翹課,一起在咖啡廳看漫畫。一個人的時候覺得寂寞,現在有了朋友,生活中也有伴兒了。過了一陣子,這個大學生想加入一個社團,可是朋友卻勸他別加入那種地方?!昂伪囟啻艘慌e呢,維持從前的步調做些事情就好了,加入社團也沒什么好處。”
他想,既然難得成為朋友,就順從對方的話吧,但還是有點過不去。后來就開始覺得本來“馬很合”的對方,好像在扯自己的后腿似的。
不久,原來說是“馬很合”的朋友,卻開始忍不住想,也許我們只是因為彼此都覺得一個人很寂寞所以才做朋友的。于是,干脆把話說出來。
“跟你在一起,我覺得好像被你扯后腿似的,沒辦法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一說,對方吃了一驚,說:“我也這樣覺得?!彼帜贸錾鐖F的事情來說:“不要以為你自己想做什么,就一定要把我扯進去,我反對?!?/p>
確實,朋友之間只一起“排解寂寞”是行不通的。他們兩個人商量之后,感覺比以前更親密了。他們一面決定各自去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一面繼續做朋友。
像這樣,“馬很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是兩人共騎一匹馬還不夠,還有必要覺察所騎著的是什么樣的馬。而且,如果必要的話,不妨各自找到自己的馬,或一起換騎一匹新的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