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給我說一句人生語錄##在頭條看見彼此#“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想要得到更多的心理,既是人類奮斗的原動力,也是陷入苦惱的原罪。
“沒有的總想有啊,得到的還盼望”,我們都在嘲笑“守株待兔”的古人,但又有幾人不是盼著“天上掉餡兒餅”呢?有的人欲望膨脹,為了金錢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有的人“一山望著一山高”,為了所謂的權利地位卑躬屈膝……這貪欲讓人喪失了尊嚴、喪失了自由、喪失了生命。
“知不足”是自我認知的重要方面,特別是對于“命運”二字要清晰認識。每個人的“命”生下來就決定了,家庭條件、父母工作、生活環境等等都不可改變,這也說明了我們每個人的起點都是不一樣,所以要“認命”。
但在我們成長生活的過程中,“運”卻是時時可以變化的,我見過從貧困農村奮斗拼搏改變自己和家庭命運的“小鎮做題家”;也見過家境優越卻啃爹坑爹的敗家子。其中的區別就是能否正確認知自己的不足在哪方面,能否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好習慣,才能最終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因而,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