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去年成本和需求“雙殺”后,多家龍頭紙企終于按捺不住,年后紛紛拋出了提價函。但相比往年,本次提價無論是幅度還節奏都明顯偏弱,下游反饋亦不甚積極,業內評價“投石問路”意味更強。展望后市,行業利潤亟待修復,預計更多紙企提價消息將會陸續發布。
1、首輪提價象征大于實質
近日,博匯紙業、晨鳴紙業、萬國紙業、APP等多家頭部紙企發布提價函,計劃從2月15日開始,對旗下卡紙類產品價格上調100元/噸。此外,財聯社記者了解到,五洲特紙也于2月對旗下數碼紙和單光白牛皮紙進行了提價。
相比往年提價函中“提價200元/噸,即日起執行”展露出的強勢,本次年后首輪提價無論從范圍、幅度還是節奏上都明顯偏弱,預留了近半個月時間讓下游調整消化。
提價消息發出后,市場反饋亦不甚積極,體現在:市場報價未變,貿易商普遍忙于出貨,采購意向仍低迷。
行情數據顯示,白卡紙主流報價穩定在5000元/噸-5400元/噸區間,后市方向仍不明朗。除白卡紙外,文化紙、生活用紙和工業包裝紙也均延續平淡走勢,“訂單略有好轉”、“實際成交清淡”、“觀望情緒濃”等情況被行業分析師們頻繁提起。
2、紙企后續提價意愿強烈
面對疲軟的市場需求,紙企提價的意愿頗為堅定,隨著3月消費旺季來臨,預計還將有更多紙企嘗試進行提價。一位紙企人士受訪表示,當前行業公司亟待改善利潤,在成本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提價勢在必行,“去年我們公司產銷兩旺,營收表現不錯,但利潤比較差,提升利潤是今年的重點。”
對紙企而言,最為理想的狀態是:上游紙漿成本壓力減輕,下游需求明顯回暖,進而大幅改善造紙利潤。但實際情況是:上游紙漿仍在高位運行,紙企今年Q1成本環比去年Q4基本持平,而需求端也尚未看到曙光。
當前紙漿價格仍是左右紙企利潤的首要因素,隨著紙漿下行預期升溫,市場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炒作紙企利潤有望改善。從2022年10月末開始,在紙漿價格回落預期推動下,行業景氣度相對較好的特種紙啟動了一輪強勢上漲,仙鶴股份、五洲特紙、華旺科技均有所表現。
但由于各種突然事件擾動,紙漿回落時間一再推遲,“成本降低改善盈利”的邏輯短期能否兌現面臨更多不確定性,作為修復利潤的另一大抓手,大規模提價已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