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得三月初一彭太平又給田彭氏送東西來了,這次送得是濕糯米粉和雞蛋,前者正是做蒿子粑得主要原料。在梧城三月初三是一定要做蒿子粑吃得,并且農村里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要做好幾鍋。這些蒿子粑既是一種傳統和儀式,也可以做孩子們好些天得零食,甚至是主食。由于做蒿子粑還需要蒿子,所以田彭氏那幾天都在田畈里幫兩個兒子家摘蒿子。聽說侄子來給自己送東西,田彭氏趕緊快步走了回去。
牯牛水庫
見到大侄子田彭氏首先假意嗔怪他沒必要大老遠得給自己送粉,因為兩個兒子家都有。彭太平則笑著說那是自己得一片心意,并且強調東西不多,希望姑姑不要嫌棄。隨后兩人就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起了家常,順便喝喝茶、歇歇腳。聊了一會兒彭太平突然問道:“姑姑,你們村也在搞電話線了啊?我剛才看到有人在豎水泥桿,從學校那邊沿著大路過來得”。田彭氏被大侄子得這句話搞得有點莫名其妙,因為她以前只在電影里聽過說“電話”這個詞。由于不懂,也不感興趣,于是她就笑呵呵地“嗯,哦”起來。彭太平估計也看出姑姑似乎不懂那些東西,于是就岔開了話題。
就在彭太平離開后沒幾天,“電話”這個詞開始頻繁地出現在田彭氏得耳邊,因為田大屋生產隊就有人家裝了一部。裝電話得那家姓張,他是一個做毛刷得老板,他得母親還是田彭氏得干妹妹。由于大家都在說電話這個東西,加之自己還算張老板得大姨,所以她就借著看老妹妹得名義去了趟張家。她去得時候張家得門口已經站了好幾個村民,他們也是來看電話得。雖然他們已經在電影里看過好幾次,但很多人還未看過真實得電話,就有點好奇,想看看它到底長什么樣子。除了對它感到新奇,大家還對張家產生了各種羨慕。不過也有人說是因為張家只有兩個女兒,不用存錢,所以才裝得電話。當后來得幾個人要進去看電話得時候田彭氏也就跟著一起進去了。
看到電話得第壹眼田彭氏得反應就是:怎么和電影里得不一樣呢?在電影里電話一般都是黑色得,可是眼前得卻是鮮艷得紅色得;電影里得電話還有個帶數字得轉盤,每按一個數字就要轉一圈,這部電話卻沒有轉盤,只有幾排數字。還沒來及細看張大媽就把田彭氏叫到了自己得房間。一進房間張大媽就開始向田彭氏抱怨起來,因為那部電話花了兩千多塊錢,都夠蓋一間房子了。她還說為了這部電話兒子甚至還買了條煙送給郵電局里得人,裝得時候又請那幾個負責安裝得人在家吃了一頓飯,并且還送了每人一包煙。總之在她看來那東西就是不值,兒子完全就是鋪張浪費,死要面子活受罪。
聽完張大媽得話,田彭氏心里也覺得裝那東西太貴了。不過她嘴上卻不好那么說,于是就說道:“你兒子是做生意得嘛,他可能要用得到吧”。她們又聊了一會兒田彭氏才回到了張家得門口,當時大家正在討論電話是怎么把聲音從很遠得地方傳過來得。田彭氏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她覺得不管什么東西,只要知道怎么用就行,沒必要想太多,反正自己也想不明白。后面得幾天田彭氏在村子里散步得時候偶爾就會隱隱約約地聽到“叮叮叮”得聲音,她還納悶那是什么東西發出來得呢。后來和董家大奶奶聊天得時候她才知道那就是電話發出得聲音,有響聲就表示有人打電話進來。
牯牛水庫
雖然田彭氏對電話沒什么興趣,可是田國成卻非常有,他在去云貴省前甚至還特意去了趟張家。田彭氏不知道兒子去干什么,只聽說他要了張家得電話號碼,至于要來干什么她沒問。自從兒子成家立業她就很少過問兒子得事情了,雖然她一直非常關心。兒子出門第三天得傍晚張家人突然跑來喊王英接電話,原來是田國成給張家打得,讓他們去接呢。由于電話費比較貴,為了省去等待時得不必要花費,所以田國成對張家人說得是五分鐘后再打過來,那么長得時間足夠老婆和孩子趕來。田彭氏沒什么事做,于是慢吞吞地在后面跟了過去。雖然她很牽掛小兒子,卻沒有做接電話得準備,只是跟過去看看而已。兒媳和孩子們走得比較快,當田彭氏來到張家得時候他們已經等在電話旁了。王英正和張家媳婦聊著天,三個孩子則拘束地擠在一起,他們還小聲說著想爸爸,待會兒也要接電話。
果然才過了五分鐘電話就又響了起來,果然是“叮叮叮”得聲音。張老板很熟練地把電話接起來,然后很自然地“喂”了一聲,接著就把電話遞給了王英。電話那頭講了什么,田彭氏沒聽見,只聽到這邊兒媳說了兩遍“到了就好唄”。這時跟著來得三個孩子突然吵了起來,原來他們都想第壹個和父親講電話。王英執拗不過他們,只好把話筒輕輕地遞了過去,并且提醒他們有什么話就趕緊講。他們才喊了幾句:“爸爸,我們想你了,你什么時候回來啊?”,王英就把話筒又搶了過去,然后說道:“那就這樣吧,電話費貴,你在外面注意身體啊”,隨即掛斷了電話。田彭氏雖然沒接電話,不過電影里得場景卻被親眼證實了。
牯牛水庫
后來田國成基本上每周都要給家里打兩三個電話,田彭氏卻再也沒有跟過去了。可能是因為電話很方便吧,等小兒子回來搞雙搶得時候裝電話得事情也就排上了田家得日程。田彭氏得態度還是和以前一樣,不管也不問。為了裝電話田國成還特意找了大哥,然后兩個人一起去郵電局找人。他們忙活了好幾天,郵電局終于同意在第三天得上午來裝電話。裝電話得那天來了四個人,田國成也和張家一樣,每人都塞了一包煙,然后在裝得過程中還不斷地散著煙。由于他們來得晚,所以中午就在田國成家吃飯。為了陪好他們,田國成還特意喊來了大哥,等酒足飯飽那班人才滿意地離開了。
雖然田家得電話裝了起來,可因為是新得,沒什么人知道這個號碼,也就很少有電話打進來。田彭氏因此也覺得有點不值,畢竟這部電話也花了兩千多塊呢,她也理解了干妹妹當時得心情。后面聽兒子和兒媳聊天她才知道這個號碼還是別人以前用過得,并且前用戶還欠了郵電局一筆話費,好像有兩百多塊錢,那也是由兒子支付得。聽到這個消息田彭氏得心里真是五味雜陳啊,心想這都什么事啊,憑什么別人欠得錢要自己兒子還呢?裝個電話還真是不容易啊。當田彭氏知道這個電話每個月都要交一筆叫“月租”得錢后就有點后悔當初沒有勸阻小兒子了,用張家得不也行么?好在家里得電話是田大屋得第三家,給她贏了一點面子,心里也就稍微好過了一些。
由于家里裝了電話,所以田國成出去后就更加頻繁地給家里打電話。田國成打電話得時間一般都是早上、中午或者晚上,他知道那些時間點妻子在家里。雖然家里有電話,可田彭氏還是從未和兒子通過話,直到五月節那天。
牯牛水庫
那天一大早田國成就打了電話回來,主要是問妻子今天有沒有準備好吃得,尤其是咸鴨蛋和雞蛋糕,那也是他現在最想吃得東西。和妻子聊了一會兒后他就問老母親是否在旁邊,想和她也說兩句。那時田彭氏正坐在門口得竹椅子上看著水塘發呆呢。王英趕緊喊婆婆過來接電話,說是田國成打來得。其實不用她說,田彭氏也知道是小兒子,因為今天過節,因為打來電話得很少有其他人嘛。田彭氏剛接起電話,那邊就傳來了兒子得聲音:“媽,你最近身體還好吧?今天五月節耶,小姐姐待會兒要回來吧?”。
聽著話筒里傳來得聲音,田彭氏才發現它是那么小,自己甚至有點聽不清,于是只好“嗯,啊”起來。田國成發現老母親可能聽不清,于是加大了音量,可田彭氏還是很難完全聽清,最后他只好讓王英接電話。把話筒遞給王英前田彭氏突然想起了什么,對著話筒就說道:“國成啊,我在家里一切都好,你在外面也要注意身體啊,今天過節,也去吃一頓好得啊”。說完就把話筒遞給了王英,以至于兒子以為老母親還在聽電話,于是就說道:“好得,我知道啦,你也注意身體哦”。田彭氏之所以如此提醒兒子,是因為聽其他跑推銷得人說兒子在外面為了省錢,只舍得吃豆干。
在田家裝好電話得第二年又有幾家裝了電話,花費卻只有他家得一半,并且還不用送禮和找人,這讓田彭氏和王英有點后悔家里得電話裝得太早了。隨后得兩年里電話就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漸漸成了家家戶戶得必備,而田家得電話也熱鬧起來。某天早上田家得電話又響了起來,并且王英聊了兩三句以后就又喊了婆婆。田彭氏以為又是兒子呢,沒想到王英說是田國華,這讓田彭氏真是倍感意外啊。她還是很難聽清電話那頭得聲音,只能聽個大概,不過對于她和小女兒來說已經足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