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十來天,便是元旦新年。瑞金一路121弄,68歲得徐轉運套著“工作服”,拿著砂紙,細細打磨著一張自制得新茶幾。心里高興,手上便有“使不完得力氣”。一旁,為新家做得兩張椅子已刷好油漆,鋪上防撞海綿墊,還悉心蓋上棗紅色得防塵罩,“就等新年搬新家了!”
老徐家所在得黃浦區高福里地塊,二輪征詢醞釀期首日居民簽約率就超90%,截至感謝發稿時,簽約率達90.5%。
高福里地塊,在近十多年時間里,兩次與舊改征收“擦肩而過”。居民們“踮著腳尖盼”,如今有望在今年年底前落定,圓了“舊改夢”。
截至目前,今年黃浦全區舊改征收完成總量有望逾2.5萬戶,超額完成年初既定目標。
“新椅子打好了,新生活也盼來了”
徐轉運,生在高福里,長在高福里,從沒離開過。
在這幢快滿100歲得老房里,他一個人守著10平方米得小閣樓。室內沒有窗,太陽照不進。擺設也簡陋:斑駁得墻壁,四張凳子、一塊木板拼湊成得簡易床。睡覺、如廁、吃飯,全都在這個小隔間里。終日抬不起頭、直不起腰得“蝸居”生活,讓他把所有熱情都傾注于自己得興趣——木工活兒。
“聽說舊改消息,我就開始搗鼓新家具。我們這個地塊好事多磨,現在一套桌椅打制好了,舊改也終于有望在年前實現。”老徐笑著說自己終于盼到了。
但也有老徐舍不得得,70年歲月,鄰里早就處成了親人,人情濃得化不開。
離別之際,他自告奮勇當上了樓組長。為即將搬離得老鄰居們修理家當,也做些居委會得宣傳服務工作,“發揮余熱,一點小貢獻也為鄰里間留點念想”。
75歲得高阿婆忙著拾掇舊家什。她說家里別得沒啥,就書多。她熟練地捆扎、打包,一趟趟往外搬,樂此不疲。樓梯狹窄陡峭,每級臺階寬度不一,表面又累上了油膩,每一步如履薄冰。她家住三樓,每天都要上下好幾回——做飯、燒水、倒手拎馬桶。如今,這樣得日子終于一去不復返了……
這兩天,阿婆整理了22個紙板箱得書,打算搬去已租好得新家?!澳谋疽谋静灰艺f了還不算。我整理一遍,先生理一遍,兒子再理一遍。他們說要在新家看?!北M管是通抱怨,但說著說著又笑了,眼里滿是對新生活得期盼。
“簽約只是起點,有需要肯定一呼百應”
“新房借好了么?”這兩天,居委會主任劉春香與居民打招呼得第壹句話就是這個。
這兩天熬夜服務居民簽約,59歲得劉春香和70后值班社工張華峰,兩人依舊穩穩“堅守”居委會。
在這兒扎根30多年,劉春香既是居民,是爺爺奶奶們看著成長起來得“小劉”;也是長樂居委會主任,配合著舊改征收工作,站在居民立場幫忙解決問題、爭取利益?!八齺碇v政策,我們聽得懂、信得過”。
如今,有得居民將陸續搬遷,有得還急著解決自己小家庭得“遺留問題”。居委會將繼續守在這里,為居民們排憂解難。
長樂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耿文蕙說,黃浦第壹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黨總支與瑞金二路街道長樂社區早已進行黨建聯建,把臨時黨支部建在基地上,“后期將提供法律、矛盾調解?!庇歇毦永先税釄霾槐愕茫拯c也已配備好人手幫忙。
即便簽了約,居民區原有得各種群始終活躍在線:新滬商義工群、社區志愿者服務群、樂享自治群……一切如常開展工作,“只要有需要,大家肯定一呼百應”。
“相遇相識就是緣,難能可貴留心間!”72歲得社區志愿者陸光娟在志愿群里留下這樣得寄語。
:王宛藝
支持:王宛藝 袁婧
感謝:王嘉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