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9月20日,由華夏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的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在海南文昌發(fā)射場成功發(fā)射。按計劃安排,它將與空間站核心艙和天舟二號組合體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
記者從五院了解到,天舟三號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及建造階段的第二次貨物運輸應用性飛行。飛船為滿載狀態(tài),運載了可支持3名航天員6個月在軌駐留的物資,以及空間站備份設備、空間科學載荷等,還攜帶了補加推進劑等上行物資。該飛船還具備并網供電能力,在停靠期間可以為空間站提供供電支持。
攝影:史嘯 姜文博
“天舟三號攜帶的貨物主要包括航天員生活物資、航天飲水、氣體補給、衛(wèi)生用品、應急儲備物資、出艙消耗品、維修備件和實驗載荷等,與天舟二號基本一致。”五院天舟三號總指揮馮永介紹說。
航天員在空間站內生存需要適宜的大氣環(huán)境,所以天舟三號運送的一樣重要的貨物,就是氣瓶。這種氣瓶用特種復合材料制成,可以充至300倍大氣壓力,1瓶氧氣就能供航天員很長時間使用。
除了空氣,太空生活也離不開寶貴的水資源。五院貨運飛船系統(tǒng)總體主管設計師王冉介紹,天舟三號這次帶了多組水箱,供航天員飲用和使用。這些水箱均采用了輕質、柔軟材料制成的“水囊”包裝,不僅可以保證飲水安全,還可以在飲水用盡后更好地收納。
此次貨物中蕞貴重的,要屬艙外航天服了。該裝備重達90多公斤,價格達到千萬元量級,堪稱世界上蕞貴的“衣服”。貨運飛船系統(tǒng)為此專門設計了艙外服支架,保證其在運輸過程中不會損壞。
除了上述特殊物品,天舟三號攜帶的大多數貨物都是用標準化、型譜化貨包裝載的。這些貨包不僅具有良好的力學承載性能,還有抗菌、防霉、阻礙燃燒、無有害氣體揮發(fā)等多個優(yōu)點。鮮為人知的是,這些貨包材料的靈感竟源于螃蟹殼。王冉介紹,研制人員從螃蟹殼里提取了一種特有成分,經過特殊工藝,特殊制作,研發(fā)出性能優(yōu)異的貨包材料。
攝影:史嘯 姜文博
在貨物裝載方面,天舟三號充分繼承了天舟二號的經驗,并進行了優(yōu)化和改進。五院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系統(tǒng)總體主任設計師楊勝表示,相比天舟二號,天舟三號貨物裝載的密度更大,貨物在發(fā)射場安裝的效率更高。由于天舟三號所運物資要滿足航天員6個月的使用需求,對整船裝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裝載的貨包數量相比天舟二號增加了25%。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