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
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
它是人體發育過程中
由于血管發育異常引起的瘤樣增生
90%以上的的肝血管瘤直徑都小于5cm,大多數人沒有臨床癥狀。但如果肝血管瘤生長速度較快,生長的部位在肝臟邊緣,出現臨床癥狀對人體產生了影響,這時就需要及時治療了。
屈女士在體檢時發現肝上有一個血管瘤,一聽到肝臟長了“瘤”,她非常緊張,隨即來到靜安區閘北中心醫院。
B超醫生檢查后告知
她的肝血管瘤接近10CM
有必要進一步治療
醫院外科團隊針對屈女士的病情,立即組織了麻醉科、超聲科、影像科、消化科等多學科會診。
由于肝臟是人體腹腔內蕞大的實質器官,周圍密布著許多重要的大血管,供血豐富、組織結構脆弱,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大出血。傳統的開腹手術方式,需在腹部開一道長達約15cm的切口,傷口大,失血較多,會導致患者康復時間延長。
多學科團隊在仔細評估了屈女士的情況后,提出微創手術方案,在腹腔鏡下行肝血管瘤切除手術,這也是國際上蕞先進的精準肝切除方式。
對于患者來說,腹腔鏡具有微創、術后恢復快的優點,但與此同時,對于手術醫生而言,腹腔鏡下切除視野局限,暴露困難,術中既要完全切除血供極其豐富的腫瘤,還要盡可能多的保留正常肝組織,這無疑是增加了手術難度,對醫生的手術技巧和臨場應變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經過周密的術前準備,外科團隊在屈女士的腹部開了5個不到1.5CM的小洞,歷時2小時順利切除了肝上的血管瘤,術中出血不到50ml,術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
外科副主任胡竑韡介紹說,肝血管瘤屬于良性疾病,多見于中青年女性。一般來說,直徑小于5cm,定期觀察即可,不需要特別處理。但類似屈女士這種“巨大”腫瘤,一旦發生破裂,就有可能出現難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這例手術是醫院首例采用腹腔鏡下精準切除肝血管瘤,在保證血管瘤完整切除的情況下,成功保住了緊靠腫瘤的膽囊,蕞大可能地保留了肝臟的體積和功能。從手術結果和患者術后恢復情況來看,手術非常成功。
醫院外科團隊堅持“微創”理念,不斷攀登技術高峰,診療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近年來,常規開展腹腔鏡下肝臟、膽道、胰腺、脾臟和胃腸腫瘤切除等各類重大、復雜的外科手術,特別是胃腸腫瘤腹腔鏡微創手術在國內處于一流水平,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記者:王文瑛
圖片:王文瑛
編輯:路景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