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列車運行到終點站后
火車頭與車廂是分開走的
火車頭回到機務段
車廂由調車機拉往客車整備庫
進行各項檢修工作
確保再次安全發車
9月11日清晨,K9720次列車運行36個小時后緩緩駛入伊寧站。早早在站臺等候的連結員,與本次列車長辦理完交接手續后,將車廂拉回了客車整備庫。
什么是客車整備庫?
別眨眼,現在帶你一探究竟
↓↓↓
客車整備庫是指對旅客列車進行檢查、修理及整備的場所,主要辦理旅客列車洗刷、清掃、技術檢查、改編、修理、消毒、臥具及餐料的整備以及備用車停留等作業。旅客列車在運行到終點站后,需要入庫檢修整備后才能再次投入使用。
列車從這里零故障出庫
烏魯木齊車輛段伊寧客車整備庫總占地面積2.83萬平方米,內有4條庫內帶地溝客車檢修線、3條庫外不帶地溝客車檢修線、2條備用車存放線,雙線4臺位普速客車臨修庫等設施。
這個整備庫投入使用已經4年,現有職工152人,平時是三班倒作業。仲秋時節,“秋老虎”依然發威,列車入庫檢修時處于“斷電”狀態,車內溫度迅速上升。
每天每個班有30名檢車員同時展開檢修作業,日均檢修客車89輛。他們頂著酷暑,在“桑拿房”般的車廂內,重點對列車走行部和電氣設備進行精檢細修,對列車隱蔽部位、設施設備作用情況等進行檢查,確保列車零故障。
等到列車整備工作完畢,整備庫內的專職質檢員還要對車體檢修質量進行復驗,確保列車安全優良出庫。
列車怎么進出客車整備庫?
在鐵路行業,負責完成列車編組、解體、制動等工作的人叫連結員,調車組是數名連結員共同配合完成一批調車作業計劃的蕞小作業單元。
以伊寧站為例,K9720次列車到達這里后,火車頭與車廂分離先行開走,調車組將車廂拉往客車整備庫。
發車前,調車組再將車廂牽出,推往指定股道與火車頭會合。
伊寧站運轉班組二調由3名連結員組成,他們往返于客車到發線與客車整備庫間進行解編調動作業。
客車調動涉及高站臺作業,又事關旅客人身安全,作業中必須小心謹慎。連結員涂東文入路6年了,深知落實作業標準的重要性。在這批調車作業計劃中,他帶著兩名同事分別在指定位置使用對講機聯控作業。
整備庫從頭走到尾需要十幾分鐘,往返一個來回就超過一公里,連結員提前到作業地點等待指令,確保安全快速完成整列車的解編連掛。每結束一趟列車的牽引工作,他們的制服都會被汗水浸透。
為什么同一車次車體有長有短?
經常坐火車的朋友還會發現,同一車次的車體長度有時會變化,上次還是15節,這次突然多出2節。
這是因為鐵路部門會根據監測到的客流變化適當調整列車席位,以提升載客率,滿足民眾出行需求。當列車席位發生變化時,就需要由調車組連掛或摘除相應數量的車廂。
無論刮風下雨,連結員跟隨調車機總是準時出現在站臺兩端,護送列車安全牽進牽出。
整備庫內,檢修員正一如往常有序進行著檢車工作,由于和車體打交道,他們的工作服上常年沾滿機油。
和為旅客解憂的客運工作人員相比,他們是幕后的英雄。
即使不被看見
他們仍以
“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
“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擔當
夜以繼日堅守在平凡崗位上
車輪滾滾駛向遠方
鐵路人的腳步永不停歇
素材:《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新疆記者站(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
文圖:關擁軍 邱靜 袁志光
編輯: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