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作為高價值藏品的聚集地,在運營過程中除了對游客接待工作的管理外,對于藏品的維護與防盜問題,成為博物館運營的重點工作。由于博物館面積較大且人流量較大,對于藏品的失竊如果只依靠監控錄像的話,當發現藏品被盜時,找到盜竊者同時追回藏品不僅概率較低且需要花費較大的人力物力。同時不同藏品對存儲環境要求差異大,因此如何利用高科技對博物館藏品的盜竊行為進行提前預防,同時實時把握存儲環境。成為博物館管理工作推進的新方向。
博物館運營中的潛在問題: 1-部分藏品的溫濕度特殊要求 博物館中珍藏著高價值的文物與文獻,不同的文物對于存儲環境要求差異較大,高濕度的環境會導致細菌的生長與文物的侵蝕,但低濕度可能會導致空氣干燥,文物出行開裂等情況。例如對于金屬器皿,其存放要求為25℃,濕度在040%之間,但對于文獻紙張類存放溫度在20℃,濕度在50-60%之間。由于博物館文物眾多且缺乏專業的實時監測設備,對于文物存儲環境變更造成的文物受損難以實時把握。
2-價值昂貴的藏品需要專人看管 博物館中部分價值較為昂貴的藏品,在平時配備了專門負責的人員看管。但由于人工看管存在著失守的情況,容易給盜竊者提供機會導致藏品丟失。 3-缺乏防盜技術 博物館一般都安裝了監控設備,但對于內部的防盜技術還缺乏深入的布局,專業的盜竊者對簡單的門鎖可以順利打開,因此在博物館內缺乏專業的門磁傳感器的防盜技術則會影響博物館內藏品的安全性。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其相關設備被廣泛運用于各行業,針對博物館管理中現存的問題,物聯網環境監測設備的溫度、濕度監測功能與門磁傳感器的防盜技術能夠切實為博物館現存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環境監測設備在博物館管理中的應用: 1-溫度濕度監測功能 環境監測設備通過溫度與濕度傳感器對空氣質量進行實時監測并同步更新至云端后臺,當管理者發現目前空氣中的濕度與溫度不符合藏品的存儲要求,可及時根據云端數據開展環境調整工作,避免存儲環境造成藏品的受損。
2-設備拆除報警功能 部分價格較為昂貴的藏品還可以額外安裝環境監測設備,該設備不僅能夠對藏品的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同時當環境監測設備被惡意拆除時,云端后臺將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報警信息。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根據該報警信息及時確認情況。
3-門磁傳感器防盜技術 將環境監測設備安裝至出入口,當博物館閉館時,通過門磁傳感器對出入的人員進行監測。當出現非工作時間段內的人員進出時,云端后臺可及時了解情況,并對進出人員進行核實與排查,避免藏品被盜事件的發生。
博物館是一個城市文化展示的重要場所,其藏品的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將高科技設備與完整的制度相結合,為藏品的安全提供雙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