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張哲瀚也上了熱搜,原來是“2019年曬乃木神社參加朋友婚禮”照,此外,網友還發現,更早之前,他還發布過在靖國神社比V的合影、日本旭日軍旗的跑車照片,甚至行過納粹禮,如此種種最終引發網絡普遍憤怒和質疑。
乃木神社供奉的是乃木希典和他的妻子,雖然乃木希典是日本“軍神”,對于睦仁天皇的忠誠,于友人乃至敵人的仁義禮智信皆可圈可點。但是乃木希典畢竟曾主導旅順屠殺。在1894年,軍事文明已經被廣泛認可的時代,針對和平居民發動屠殺,依然不是良將賢臣所為。
孟子說:“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
更何況,1864年《日內瓦萬國紅十字公約》第五條第二款已規定:“接納在屋內並受到照顧的任何傷者應被認為是在該地受到保護,在其屋內接納傷者的任何居民應免除向軍隊提供住宿,並免除可能徵收的對戰爭的一部分捐獻。”而雇傭乃木希典的日本帝國政府在1888年已經簽署該公約。那么,旅順大屠殺中,僅有800余埋尸人和1000多逃難者幸免,連在屋里照顧傷者的當地平民都有未能幸免者,這能說是乃木希典部遵守了國際公約嗎?
當然,僅僅是圖婚禮地址的美景,恐怕也說得過去,哪怕有一些爭議人物出場,依然不能說明張哲瀚就是有什么挑戰別人情感和利益的動機與行為。只不過,張哲瀚高調曬“靖國神社”就有些不應該了。
據網友在他的社交賬戶上發現——
確實,在靖國神社附近又不講清楚作為我國國籍者的態度,喜形于色,令保鏢哥也感覺不太誠實。曹植《君子行》有言:“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眾所周知,我國眾多戰爭受害人士在二次大戰至今依然沒有收到日本的補償。雖然1972年“中日建交公報”在政府層面,我國放棄了對日索賠的訴求,但是私人對日索賠權利依然存在。在日本一些人以各種理由把責任推到“政府行為”、“訴訟時效”的情況下,不管是普通人去靖國神社及其周邊地區,還是位高權重、錢多影響力大人士,作為我國公民,起碼表達一個能照顧這些受害者及其后代的態度還是應該的。尤其是一些像張哲瀚這樣靠公共關注度的名人,或者公共賦權以交換服務為內容的勞務之公務員。《論語》記載,“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于是日哭,則不歌。”——孔子在有喪事人家吃飯,從不吃飽,如果哪天哭了,就不唱歌,便是這個道理。
不過,據網友指出,2017年,他就曾在微博發日本軍旗照,被網友指出后,不僅不思悔改,還諷刺網友多管閑事,是網絡噴子。
這樣的態度實在是難以服眾,畢竟,“掌聲響起來,我心更明白”,是廣大觀眾,尤其是說華語的世界華人觀眾捧紅了同為華人的張哲瀚。且張哲瀚演來演去能紅也是靠《瑯琊榜》和《山河令》這樣的華文化古裝戲啊——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張哲瀚錯了,且錯得非常離譜。“檢討書”也真是很難看到誠意:
起碼深挖一下自己“放松了對言行的要求,沒有給眾多厚愛、支持、關心我的人帶個好頭”,也是應該的吧?況且,張也不是沒有這方面的“前科”。
網友又扒出,張哲瀚曾在浙江展覽館(杭州市民稱之為“紅太陽展覽館”)前行“納粹禮”,這個姿勢在不少國家都觸犯了刑法。2017年,就有兩名我國游客在德國國會大廈前行納粹禮,被警方逮捕。
浙江展覽館外景。圖:浙江展覽館官網
更可怕的是,隨著張哲瀚的爆紅,他的這些行為帶歪了一批粉絲,此前就有不少粉絲跟風,用同樣的姿勢打卡。
這次靖國神社事件中,更有一堆身份不明粉絲昧著良心,無視他人傷痛為“張哥哥”辯護,言辭行為之愚蠢,令人痛心。
當然了,張哲瀚的錯誠然很大,也引起了《人民日報》這樣的大媒體的關注,只不過各平臺將張參演的劇目紛紛下架,保鏢哥覺得同樣有些于法無據和反應過當。因為一部劇并不是張哲瀚一個人又編又拍又演又剪吧?別人注意自己言行,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也在戲里,貿然下架,同樣是對這些人的不公平。此外,一系列品牌解除了與張哲瀚的合作,同樣已經達到了懲罰的效果,“過猶不及”的老道理,同樣要注意。
綜上所述,對于張名人,大家盡可以用道理和法律講清楚錯誤言行錯在哪里及其后果,如果有人覺得被侵害了,盡可以依法起訴張。也希望張哲瀚吃一塹長一智,多提升演員必知的文化、藝術、公眾關系修養,多從事公益,感恩社會,少做挑釁他人情感和底線,尤其是在人傷口上撒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