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13家理財公司合計調研A股上市公司304次,遠超2021年全年的146次。在調研次數大幅增長的同時,理財公司青睞的A股標的擴展至化工、建材、工業器械等行業。
今年以來,銀行理財權益投資布局有所提速。業內人士表示,當前銀行理財資產配置種類逐漸豐富,對權益資產的配置比例將持續提高,但理財資金入市仍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調研標的逐漸豐富
今年以來,理財公司調研上市公司頻率明顯加快。Wind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僅招銀理財調研次數過百,其余理財公司調研次數均不超過10次。今年上半年,招銀理財合計調研上市公司133次,仍是唯一一家調研次數過百的理財公司;興銀理財和匯華理財緊隨其后,分別調研上市公司43次和41次,另有中郵理財等4家理財公司調研超過10次。
從調研標的來看,生物醫藥、電子元件等板塊備受理財公司關注。去年以來,邁瑞醫療、云南白藥、海康威視等A股上市公司成為理財公司的關注重點,今年這幾家上市公司仍然頻繁出現在各理財公司的調研名單中。此外,半導體板塊日益得到理財公司的青睞。在上半年調研上市公司的13家理財公司中,有7家的調研標的包含了半導體公司。
理財公司調研標的不斷豐富,化工、建材、工業器械、食品加工與肉類、休閑設施等行業成為理財公司關注的重點。例如,招銀理財、南銀理財均對化工行業表現出濃厚興趣。招銀理財上半年三次調研晨化股份,另有多家化工企業被調研超過兩次;南銀理財上半年僅有的兩次調研均瞄準化工公司。
關注業績表現
臨近半年報發布,多家理財公司詢問了上市公司二季度經營業績等問題。此外,上市公司主要業務的成長性、所在行業的市場競爭格局等也是理財公司關注重點。
展望后市,中郵理財認為,在個股配置上應更重視業績增速與估值的匹配,從行業和個股基本面變化中擇優選股,并適當布局半年報業績超預期可能帶來的結構性機會。此外在流動性趨緊預期之下,要警惕高估值板塊的回調風險。雖然近期中小盤股明顯跑贏大盤股,但后期可能再次發生大小盤風格的轉變。
光大理財認為,從中短期視角看,可繼續關注估值相對合理的銀行、保險等大金融板塊的機會;從中長期視角來看,可關注回調之后的白酒、醫藥、家電等消費板塊的配置機會;經濟高質量發展背景下,芯片、新能源等板塊存在大量的成長投資機會,但需要理性看待這些板塊的高波動性特點。
權益投資有待提速
參與上市公司調研是理財公司積累權益投資能力的重要途徑。今年以來,以銀行理財子公司為主力的理財公司權益投資已有所提速。
從產品看,權益類產品加速擴容。國家理財網信息顯示,截至目前,理財公司推出的權益類理財產品共12只,其中7只發布于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超過了去年全年,發行主體包括招銀理財、寧銀理財、華夏理財等。
此外,有理財公司積極搶灘股權投資。例如,信銀理財日前完成對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股權投資,投資金額為5000萬元。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近年來,理財公司有意識地豐富資產配置種類。從新發產品中各類資產的占比來看,雖然債券資產依然占據絕對比重,但是股票和商品的配置占比在明顯提升。
不過,相較于理財市場總體規模而言,權益投資占比大幅提升仍然任重道遠。光大銀行與波士頓咨詢公司日前共同發布的《國家資產管理市場2021》指出,截至2021年年末,銀行理財子公司權益類資產占比僅為2.31%,超過八成的國有及城商行系理財子公司股票投資以委外合作為主,股票池暫未建倉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占比超過七成。
中信建投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楊榮表示,目前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權益類產品雖然速度加快,但是仍屬于循序漸進的過程。
本文源自國家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