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中,因為出身不同,遇見的人不同,所以每個人的經歷,也都并不是那么的相同。
就像那句話說的,我們永遠都并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我們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也就是成為那個人,完全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是的,在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誰,能夠真正完全體會到另一個人的感受,也根本就并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感同身受。
很多時候,旁人所謂的懂,那不過都只是一種抽象的明白,并不會真切地感受到那樣的一份悲傷,那樣的一份疼痛,那樣的一份難以言說的情緒。
悲喜從不相通,經歷從不相同,不過有意思的是,在這很多歲月都并不一樣的細枝末節背后,從大體上來看,不少人的人生,卻也都是驚人的相似。
一天一天的生活,越是長大,我們越是會發現,我們似乎并沒有多么的與眾不同,到了最后,我們的一生,也不過就只是,會完完全全地歸于平凡。
年輕時忙于生計,丟了夢想。
小時候,每個人都總是想要長大,覺得以后的自己,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物,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一些貢獻,甚至還覺得自己可以改變世界。
等有一天,迫不及待地走出校門,我們才發現,生存似乎并沒有那么容易,自己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的不可替代,自己對這個世界來說,不過就只是滄海一粟,非常渺小。
比起去做一些很了不起的事,在好長一段歲月里,我們只是在尋找著自己的方向,希望自己可以穩定下來,能夠擁有一份穩定的收入,讓自己可以解決生存的問題。
為了能夠生活得更好一點,有些工作即使不喜歡,我們依舊還是咬牙堅持。
在這個過程中,也曾心有不甘,做過一些別的嘗試,可是嘗試過后,才明白一切都并沒有那么的容易,自己不過只是一個普通人,還是不得不選擇一個行業,讓自己穩中求勝。
漸漸地,我們不再記得自己曾經的夢想,只是為了攢錢而奔波,日復一日,對這樣的生活感到麻木,卻也開始享受這樣的生活。
二三十歲滿臉麻木,結了婚。
隨著工作漸漸有了著落,自己能夠養活自己了,幾年時間過去,轉眼就到了考慮結婚的年紀。二十六七歲,在過去的日子里,也曾很認真地喜歡過一個人,奈何彼此卻并沒有一個結果。
再次考慮到愛情和婚姻,這時候我們才發現,自己似乎做不到像以前那般純粹地去愛一個人,也并沒有辦法那么熱烈地去交付出自己的真心了。
我們開始了權衡,對一個人的感情,會很容易滋生,卻并沒有辦法一直生長下去。
后來,在二十來歲,三十歲左右,我們遇見了一個差不多的人,不是那么的喜歡,也并不是那么的討厭,剛好對方也愿意和我們在一起,于是似乎一切都很自然地,我們走進了婚姻。
結婚的時候,所有人都在笑,我們似乎也很開心,但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們其實都還沒有想清楚,到底為什么要結婚,也還并沒有準備好,究竟要怎樣去面對以后。
還沒來得及反應,我們就已經結婚了,只是結婚以后的生活,沒有想象中的浪漫和幸福,不過只是特別的平淡,還時常都充滿了各種矛盾。
人到中年,開始學會了認命。
結婚以后,我們開始計劃生孩子,也開始承擔更多的責任。有一天,當我們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時,一個小孩子就已經來到了我們的生活。
小生命的到來,讓我們有了一種異樣的感覺,肩上的擔子卻也重了幾分。自那之后,我們的生活似乎步入了正軌,上班,去領取一份薪水,回家,操勞著家里的大小事,養育孩子長大。
好些年,就在我們一直覺得自己的生活,那似乎并沒有什么變化時,孩子的成長卻一遍遍提醒著我們,時光早已經偷偷溜走了好多,我們早已經不是當初的我們。
皺紋開始出現在我們的臉龐,我們的身材開始走樣,就連頭發也不再是當初的模樣。還有那些曾經的朋友,也漸漸失去了聯系,只是各忙各的。
不知不覺,我們就到了中年,中年的我們,每一天似乎都很忙,卻也時常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著些什么,不知道生命到底有什么意義,內心還經常都覺得很孤單。
我們總覺得生活不該是這樣,但是偶爾看到眼前的親人,卻也會覺得,屋子里有人鬧著笑著,這似乎也還好,也算是一種幸福。
大多數人的一生,從來都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的燦爛,只是充滿了無奈和心酸。
幾十年歲月,我們一直尋找著生命的意義,總是希望可以將日子過得精彩一些,但是即使偶爾會有著一些短暫的絢爛,到了最后,我們依舊不得不接受,過日子更多的不過只是平凡。
我們也開始承受,這一生不一定需要多么的驚天動地,能夠好好活著,安于平凡,享受平凡,一路上磕磕絆絆,身旁始終有人相伴,偶爾能夠看看美景,吃點美食,那似乎也還是不錯。
終其一生,我們一直尋找著生命的意義,我們有時候似乎找到了,更多時候卻并沒有。
于是,我們不再尋找,只是去活著,也只是去好好感受當下的每一刻。
或許說,生命根本就不必有太多的意義,能夠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不給世界添亂,還能夠為世界稍微貢獻一點什么,那就已經是很好的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