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發燒友的派別
HIFI音樂永遠不可能與現場音樂百分之百相同,但玩音箱的目的就是無限接近現場般的效果,那么到底該如何更好的享受音樂呢?在我看來主要分為兩派,一派是器材派,通過不斷的更新升級器材,幾十萬,上百萬的器材眼睛不炸一下!達到試聽上的享受,360大佬周鴻祎想必就是這種。一派是音樂派,注重提升自己音樂的修養,配合適合自己的器材,臺灣音響界前輩彭康德先生很早前就說過:“一個只買得起十萬元音響卻收藏了一千張唱片的人,比擁有百萬元音響卻只有幾十張唱片的人更值得尊重!”發燒友所追求的應該是借助音響來欣賞音樂。
道理很淺顯,但未必都能做得到,于我看來,很多燒友談論更多的還是器材,而鮮有人談論起音樂的魅力。
你到底是喜歡音樂還是器材?
我以前也曾調入過坑里。玩過ATC的書架,意力、JBL的落地,所謂的英國聲、美國聲也都體驗過,可以說每款器材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但想找一款適合自己的并不容易,前段時間朋友介紹,入了一對交響二號音箱,經過幾番打磨后,終于尋找到自己理想的聲音了
玩起音響來就會自在自得,而不會成為一堆冷冰冰機器的奴隸。曾有一位朋友給我電話說他不知道目前使用的器材夠不夠好,希望我能給他提點建議,等報上他器材的清單,我不自覺地倒吸了一口冷氣,那么昂貴的器材,就是再過十年我也可能買不起。為什么這位朋友還會覺得有升級的空間呢?
孫子兵法說:“為將者需役物而不役于物”,音響器材的任務就是提供音樂欣賞之用,管它是巴哈、貝多芬還是麥當娜、羅大佑,只要能從音樂中獲得心靈的享受與滿足,你的音響就做出了最大的貢獻。越好的音響越能提供接近于真實的感動,如此而已,對音樂的內容并沒有什么決定性的影響。
音響是人與音樂之間溝通的工具
像我現在用的交響二號,雖然不到三萬的價格,但其素質已經足夠我聽馬勒、老柴了。其聲音靈動迅捷,大動態下泰然自若,有條不紊,細節處又入木三分,配以12寸同軸單元的加成,在音場定位和層次空間感上,更有其獨到之處,因我又喜稍微甜美,糯糯的那種聲音,于是配以膽機伺候,整體風格如沐春風,聽起來非常的討耳。
在我買的眾多CD中,我最喜歡的一張《CALLAS: LA DIVINA》的CD,對就是那個瑪利亞.卡拉絲——永遠的歌劇女神。
平時一有空閑就會拿出來聽,片中第一首是普契尼《蝴蝶夫人》中一段詠嘆調“晴朗的一天”,卡拉斯充沛的感情投入使我真正感受到了美聲女高音的動人。委婉,纖細,在交響二號的表現下,如泣如訴,又如卡拉斯那樣光芒耀人,動情處更是讓我聯想起瑪利亞.卡拉絲本身的愛情悲劇,為愛等候的女子,卻又慘遭拋棄,寓情于景,感人肺腑。
以前用其他器材聽的時候,總覺得情感拿捏的不到位,聲音就像是撕喊出來的,像是擠牙膏似的,但這次交響二號的體驗與我而言完全不一樣,將卡拉斯那種獨特的嗓音還原的非常立體,現場感極強,聽起來如同一位天使站在蒼穹里對著塵世縱情高歌,是的,假如真的有天使,假如天使真的會唱歌的話,就應該是這樣的。這個時候我才真正覺得,好的器材對于欣賞好的音樂是有幫助的。這種幫助能夠更好的讓你去理解音樂的內涵,音樂的美。
尾聲:音樂是一群人的狂歡,音響是一個人的孤單
一切不以聽音樂為目的發燒都是耍流氓,HIFI音響只是一堆泠冰冰的機器而已,只有被賦予音樂,它才能真正有了靈魂,具有了生命。音響沒有完美的,但是音樂卻有完美的。真正的通過器材去享受音樂帶給我們的樂趣,這才是真正的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