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頂、造型墻,作為大多數家庭必做的裝修設計,似乎已經刻進了很多人的思維中。哪怕家里裝修再簡單,也會給客餐廳做個吊頂,電視墻設計個造型,以此提升空間的顏值。反之,則會讓人有一種家里沒裝修的感受。
可事實上,隨著生活越來越趨于簡單化,這些已經成為了大多數家庭的裝修“痛病”。像下面這位屋主在裝修時,就摒棄了這些傳統的設計。雖說裝修簡單了,但空間顏值卻絲毫沒減,并且還處處都透著一抹精致的腔調。
平面結構圖本案坐標北京,面積138㎡,居住者是一對年輕的小夫妻。對于空間的需求十分簡單,就是方便好用,并且不局限于特定的空間風格,有著較高的接受能力。
原戶型為三室兩廳的格局,戶型結構十分優質。因此,布局改造這塊,也基本上是以局部優化為主,繼而最大程度提升居住舒適性。
平面方案圖結合現有的空間結構,布局優化如下
1、書房門洞平移到左側,避開與入戶動線交叉。
2、主臥門洞改到沙發墻旁邊,讓兩個衛生間實現干濕分離的結構。
3、餐廚區采用一體化設計,并將外面的生活陽臺改成獨立的中廚區。
玄關玄關作為入戶后的第一塊空間,原本是打算在進門對面設計一個隔斷的,以此來提升客廳的私密性。不過由于屋主不強求玄關區的功能性,以及為了保留下開闊的空間視野,最終還是放棄了。
鞋柜則以簡易的形式,擺放在了入戶門一側,再搭配一面極具藝術感的曲線鏡子,不僅滿足了簡單的收納需求,還賦予了空間更多的變化。
主要的衣物鞋履收納柜,設計在了玄關轉角處。柜體通體到頂,并做部分鏤空處理,既在視覺上做到了輕盈,又兼具了端景裝飾的功能性。同時,還連接了客餐廳,讓空間更加整體連貫了。
客廳客廳打破傳統吊頂、造型墻設計,并通過石膏線條走邊的處理方式,讓空間在簡潔大氣中,彰顯出了一絲優雅的氣質。尤其是當空間以杏子灰為主題,再搭配上一些復古的元素后,更是奠定了溫暖精致的腔調。
全屋唯一的小造型設計,就是沙發墻石膏板拼色處理了。上半墻刷上杏子灰乳膠漆,下半墻刷上芥末黃乳膠漆,再加上中間的凹凸腰線處理,立馬就在提升空間層次的同時,有了不俗的生活格調與藝術品味。當然,這種造型的成本,也幾乎可以忽略。
柔軟的棕色皮面沙發,不規則的復古裝飾畫,以及富有幾何元素的地毯組合,在強化空間復古氣息的同時,一抹安靜、美好的氛圍也油然而生。
餐廚區餐廚區保留了一體化的結構,并通過一組中島臺連接,不僅讓空間更加開闊通透了,也在日常生活中帶來了更多的互動與樂趣,繼而應對更多種生活場景。
白色的弧形餐桌,中古藤編餐椅,以及一盞低垂的南瓜吊燈,立馬就營造出了溫和浪漫的氛圍,讓每一餐都充滿了儀式感。
廚房櫥柜做了常見的L型布局,并與轉角處的鞋柜連接,讓空間動線有了延續。上柜以白色為主,下柜以復古綠為主,既呼應了時尚與潮流,又給予了空間一抹簡潔的輕奢質感。
Ps:特別說明一下,客餐廚地面鋪的都是木紋磚,所以千萬不要再好奇廚房地面,為什么也鋪上了木地板。
廚房外面的生活陽臺,通過一扇玻璃移門,改成了獨立的中廚區,徹底規避了油煙帶來的影響。
主臥室主臥硬裝同樣以簡潔為主,不過墨綠色的窗簾、布萊墾棕床頭,以及一張高背絨面的布藝床選擇,卻也在低調中不失柔美,并且營造出了一個極為溫暖安謐的睡眠氛圍。
床頭一側的吊燈與床頭柜,均以復古風為主,在與外面元素呼應的同時,也在視覺上形成了張力。
床尾處增加一張組合式書桌,無論是簡單的辦公閱讀,還是作為一張梳妝臺來使用,都非常方便。
客房客房基本上延續了外面的色彩元素,并強調了素凈舒適的質感。這樣既不會破壞空間的整體感,也十分吻合長輩的審美。
書房書房作為家里一塊安靜的辦公區,整體以低明度的色彩,營造出了一個清爽寧靜的氛圍。同時,2米長的活動式書桌,以及一張沙發床配置,也再次賦予了空間更多的功能變化。
衛生間整個案例看下來,雖說在空間以簡約為主的情況下,缺少了一些造型感,但不同色彩元素的穿插,卻也表現出了極強的設計感,并且顏值也很不錯。所以也希望通過本案例,能幫助大家拓寬一下裝修思路。
圖源/久棲設計
圖文編輯/小拾
以上案例僅為設計師分享,部分素材參考于網絡,如侵犯了您的相關權益,請后臺私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