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
歲歲驚蟄,今又驚蟄,不知不覺,又是一年驚蟄時!
驚蟄,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從知名度上說,雖然沒有立春、清明、立夏、冬至等有名,但是,從重要性上來說,驚蟄的意義,非同凡響!
驚蟄,意味著: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復蘇。
驚蟄一到,春氣萌動,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更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要忙碌了!
不過,由于時間的推移,許多人忘記了有關驚蟄的那些習俗和意義!
下面,我給大家說3個與驚蟄有關的習俗,看看你知道嗎?
一:驚蟄時節吃梨子話說在以前,有驚蟄時節吃梨子的習俗!
為什么要在驚蟄時節吃梨子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還是比較干燥的,尤其是北方,驚蟄時節,早晚比較冷,比較干燥!
而梨子有潤肺的效果,驚蟄時節吃梨子,有助于潤肺止咳!
早年的時候,趕上驚蟄,我們都是把梨子挖個洞,去核,然后加入冰糖,蒸著吃!
不過,現在因為工作忙,生活節奏快,已經很少在驚蟄時節吃梨子了!
你們那里,還有這習俗嗎?
二:驚蟄時節備春耕“一雷驚蟄始,萬物齊生長”!
春季的忙碌,是從驚蟄開始的!
過去,在農村,驚蟄一到,大伙兒就開始忙碌起來!
忙什么?
忙著備耕啊!有農諺說得好,叫:麥田施肥和澆水,緊跟鋤摟把土松。春季造林好時機,因地制宜分樹種。
一句話概括,叫做:春季生產掀高潮,從南到北忙春耕。
只可惜,現在許多人都到城市里面討生活了,記得驚蟄時節備春耕的人,越來越少了!
三:驚蟄時節打小人驚蟄時節,還有一個習俗,知道的人也不多!
什么習俗?
答:打小人!
真的假的?
話說在我國南方的部分地區,有驚蟄時節打小人之說。
何為小人?
所謂小人,即:人格卑鄙的人,如喜歡背后道人長短的人等。
傳說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觸犯它的話,則遭小人暗算,引致百般不順。
因此,在古時候,有驚蟄時節打小人之說!
怎么打?
答:大家都要買份紙料,內含紙老虎、吉紙、小人紙等,謂之“打小人”。
怎么樣?是不是有一點意思?
你還知道哪些驚蟄習俗?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歷史觀景臺,更多歷史文化,歡迎關注我。#歷史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