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大型車輛還是小型車輛
都會存在駕駛盲區
而大貨車的視覺盲區往往是
交通參與者最害怕也是最致命的
“珍愛生命,遠離大貨車”
這說法大家應該都聽過
但往往有一些人會覺得
只要自己遵守交通法規就好
其實并不盡然
大貨車的盲區比你想象的可怕得多
大貨車涉及的交通事故
死亡率高
這跟大貨車噸位大、制動距離長、視覺盲區大
都有關系
2021年9月,在澄海區澄江路玉潭路口,一名年輕女子駕駛一輛電動自行車經過該路口時,同向行駛的一輛大貨車正準備右轉,此時該女子正處于大貨車司機視覺盲區和“死亡彎月”內,大貨車和電動車仍在行駛,電動車駕駛員有可能被卷入大貨車車底,危險一觸即發。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正在該路口執勤的澄海交警大隊民警迅速做出反應,立即吹哨打手勢叫停貨車,隨后指揮電動自行車駕駛員遠離大貨車。由于執勤民警反應迅速,避免了一起事故的發生。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
大貨車的視覺盲區到底有多大?
盲區一:右側盲區
右側盲區,是大貨車所有盲區中最危險的,貨車右側盲區約在貨箱末端至駕乘艙末端位置,且距離貨車寬度約為1.5米的范圍,貨箱越大盲區越大。
大貨車在轉彎時存在“內輪差”,“內輪差”是指車輛轉彎時前內輪與后內輪轉彎半徑之差,也即下圖中的黃色區域,這可是傳說中的“死亡彎月”!
你以為大貨車轉彎時的路徑是這樣的
實際上它的路徑是這樣的
如果其他交通參與者
不慎停留在內輪差區域中
后果將非常嚴重
例如,下面這種情況,小車位于貨車的右側,此時貨車駕駛人從后視鏡和轉頭側看均無法發現小車的存在↓↓↓
盲區二:左側盲區
左側盲區在貨箱尾部附近,相對右側盲區而言要小一點。由于駕駛室在左方,貨車駕駛人可以通過車窗看到左側路況,一般而言也比較安全。
但如果處于左側后輪的位置時,通過后視鏡也只能看到一半車身,這種情況就比較危險了↓↓↓
盲區三:后側盲區
大貨車正后方是全盲區,汽車跟在后面幾乎看不到。若是跟在大貨車后面發生追尾,極可能會竄入貨車底部,造成較嚴重的事故后果,非常危險。
盲區四:前方盲區
大貨車前方屬于半盲區。盡管大車車高,但緊貼著車身的位置都存在明顯的視覺盲區。車頭到駕駛室后方約2米長、1.5米寬的范圍都屬于盲區。
那么,在遇到大貨車時
我們應該如何規避視覺盲區
盡量確保安全行駛呢?
一定要記住下面幾點!
一、不越線停車
白色停止線,是守護大家安全的生命線,在路口等待交通信號燈時,無論是非機動車還是機動車,都應該停在停止線以內,不可越線停留。如果停留在停止線以外,將處于右轉彎的大貨車內輪差區域內,極有可能被卷入車底。
二、不能與大貨車同時進入路口
與大貨車同時進入路口就算已拉開一定距離,也有可能因視覺盲區被卷入車底。無論是對行人還是對機動車而言,都應該與大車保持安全距離,不要長時間與大車并行,更不要與大車搶行。
三、各行其道
摩托車、非機動車在有設置專用車道的道路上行駛必須駛入專用車道內,在沒有專用車道的道路上行駛時,則必須在道路右側行駛,各行其道,以確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大貨車在高速公路行駛時,也應該自覺靠右行駛。中型重型貨車長時間占用高速公路左側車道,容易使快車道通行受阻,更有可能因后面小車想要超車而引發后果嚴重的交通事故。
遠離大貨車盲區
確保安全行駛
轉載請注明來源:汕頭交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