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火星迎來了一位來自地球的訪客:好奇號。
好奇號在火星上的自拍
好奇號降落的地點是一處名叫蓋爾隕石坑的地方,這里被認為曾經存在過水,所以在這里好奇號將探測水存在過的證據:河床、沉積巖等,并以此來尋求生命存在過的跡象。
蓋爾隕石坑在火星上的位置示意
蓋爾隕石坑全貌,黃色圓圈為好奇號降落地點
好奇號在降落點的拍攝
那么跟隨好奇號的視角,我們是看到了許多有關蓋爾隕石坑這里的真實地貌。
好奇號拍攝的沉積巖
這張圖片是火星探測車好奇號于2022年6月2日拍攝。圖片顯示的是具有分層和片狀的巖石特征,這樣的特征一般被認為是在河床或者小池塘中形成。
火星沉積巖地貌
火星河床中的沉積巖
火星河床地貌
從這些地貌我們可以看到河流沖刷過的痕跡,從這些痕跡我們可以知道,在遙遠的過去,火星應該也是一個綠色盎然、充滿生機的地方。
只不過現在,由于大氣層的消失,它變成了一片荒蕪、寒冷、死寂的地方....
不過好奇號在蓋爾隕石坑附近也是拍到了一些奇特的東西,好像生命存在過的跡象。
比如2022年5月17日,好奇號拍攝的這么一張圖片:
好奇號拍攝的柱狀物體
我們可以看到這塊巖石的上方有一個豎起的柱狀物體,這樣的特征很容易讓人想到,這是樹干或者植物莖稈什么的。
但根據傳回的原始數據,研究人員認為它是一處古怪的巖柱,和生命并沒有什么關系。
至于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沉積巖裂縫中的膠狀填充物,由于時間的推移,膠狀填充物外面的沉積巖逐漸被風化,于是就裸露出了這個具有特殊形狀的巖柱。
還有2022年2月24日拍攝一個類似珊瑚的物體:
好奇號拍攝的類似珊瑚的物體
這個是什么呢?
研究人員給出的說法是,這個類似珊瑚的物體是一種天然的礦物結構,其形成原因可能是:水攜帶的一些礦物質在巖石裂縫沉積而產生的一種結核,結核可以壓實在一起,它比周圍的巖石更硬、更致密,所以在外圍巖石被侵蝕后,它仍然可以保留。
除了這些形似植物的物體2022年5月好奇號還拍到了一處驚人的巖洞:
巖洞全貌,紅色圓圈為奇特的巖洞
巖洞特寫
我們可以看到洞的兩側以及上部很規整,它看著好像是人為鑿出的一樣,像個門洞。所以有人猜測,這可能是火星人居住過的地方。
但研究人員很快否認了這個說法,他們認為這只是一處特殊的裂縫,并且這個洞的尺寸也很小,其高只有約30厘米,寬只有約40厘米,和狗洞差不多,所以這不太可能是火星人居住過的地方。
好奇號在火星探測期間也拍到了幾次火星上的日食,比起地球,這里的日食很不一樣。
這是好奇號于2020年8月在火星拍攝的一次日食,日食是由火衛二形成。
火星有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
火衛一和火衛二都很小,并且其形狀也不規則,它們距火星的距離也不像月球距地球那樣恰到好處,所以火星上的日食不像地球,它不能完美的遮住太陽,只能遮住太陽的一小部分,但也就這樣的特殊造就了火星上奇特的觀感,我們就好像是在看飛船飛過太陽表面一樣。
火衛一形成的日食
火衛一和火衛二
火星軌道探測器2008年拍攝的火衛一
2009年拍攝的火衛二
好奇號在探測期間,也拍到了火星上空的冰晶云朵
火星上的云朵
火星上的云朵
遙望火星的上空,好奇號也曾看到地球,從這里看我們的家園它只是一個小亮點,看著和夜空中其它的星毫無差別,可誰能想到這個不起眼的亮點之中竟生存著數百億的生命....
探測火星可以上我們了解它的歷史,回溯它的過去以及探尋生命的秘密,但同時,在到訪火星時,我們也在留下了許多人造垃圾,這在荒蕪的火星顯得很是突兀。
遺落在火星的人造之物
遺落在火星的人造之物
下面這張圖片是來自毅力號火星探測車的拍攝,這張圖片也很有意思,右側像只巨龜,左側石柱之上放置這一個形似雞蛋的石頭,好像展示著平衡之術,這樣的狀態它們已經保持了多久,我們不得而知,只是看到這些圖片讓我們不禁感嘆,火星其實也有自己的鬼斧神工,它也有風的雕琢、水的洗禮,它也像地球那樣在塑造著自己。
遙遠的過去,或許它也有生命的痕跡。
只是現在,為何這般的死寂。
我是騰寶,一個熱愛天文的科普創作者,還希望大家多多關注與支持
【點擊主頁,查看更多宇宙探索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