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上海,感謝 宋子喬)訊,今日(4月14日)午后,芯片板塊持續走強,北方華創、江化微領漲。截至收盤,江化微漲停,北方華創漲8.37%,盛美上海、天岳先進、富滿微、納思達、斯達半導等漲超6%。
消息面上,北方華創、江化微均在昨日盤后發布了Q1預增公告,均預計Q1凈利增超一倍,另外北方華創發布業績快報,2021年營收同比增60%,扣非凈利潤同比增309%。
據《科創板》統計,截至發稿,15家半導體公司發布了Q1業績預告,其中11家公司得凈利同比增幅超50%(剔除沒披露凈利預告得兩家公司),北方華創和江化微之外,力合微、晶晨股份、立昂微、力芯微、復旦微電、兆易創新得凈利同比增幅也都超過一倍。
不過,華泰證券分析師黃樂平直言,受缺芯影響,設備行業今年Q1收入增速出現放緩趨勢,下半年是否能恢復取決于代工企業是否會放緩擴產進度,預計半導體行業股價未來一個月仍將承壓。
▍景氣分化或成下半年常態
目前,交期延長情況已經蔓延到全產業鏈。多位消息人士表示,應用材料、科磊、科林、ASML等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均提醒,部分半導體設備蕞高須等待18個月;英國芯片設計公司提示芯片封裝交期已經拉長到50周;3月芯片交期再度締造新紀錄,有供應鏈人士透露,車用/工控等中高端MCU產品平均交貨期30周以上最長達52周。
另一個令人擔憂得消息是,由于下游消費電子需求不振,供應鏈砍單消息時有傳來,相關芯片需求隨之下降。富邦投顧調查發現,由于國內手機廠接連下修出貨目標,同步縮減零組件訂單量,聯發科已將全年手機芯片出貨量預期微幅下修到5.7-6億組。
這一背景下,行業景氣度分化或是下半年常態。那么哪些領域更具潛力?
臺積電Q1高性能運算及車用電子業務營收環比增幅均超過25%,遙遙領先于其他業務,公司CEO魏哲家表示,智能手機、PC等消費電子終端需求得確出現疲軟,但MCU、電源管理芯片等其余領域需求依舊強勁。北京君正也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所說,預計2022年消費類市場可能會存在較大競爭壓力和一定得市場變動,行業性市場預計仍然會保持不錯得市場需求。
據招商證券分析師鄢凡近期研報,從產品上來看,傳統3C不錯表現不佳,新能源汽車/服務器等半導體需求仍景氣;從產業鏈來看,設備和材料板塊景氣延續,設計環節成長趨緩。國信證券分析師胡劍認為,2021年得高基數為2022年增速帶來得壓力將逐月明顯,而車規級半導體板塊具備高景氣,建議景氣度較高或業績有望超預期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