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2月13日電 (黨田野 張麗姝)“治愈人數不斷增加,大家安心治療,說不定下個出院的就是您。”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七樓重癥病房,陜西援武漢醫療隊隊員、西安中醫腦病醫院護士長劉勝妮像往常一樣走進病房,挨個給患者“打氣”。
2月2日晚,劉勝妮隨醫療隊抵達湖北武漢,醫療隊按照上級安排,正式接管武漢協和醫院西院七樓。經過扎實、嚴謹地培訓與考核,剪短頭發的劉勝妮開始進入病房接管新冠肺炎患者。
“藥物針對疾病治療,但患者心理狀態的好壞也將影響治療依從性及疾病的轉歸。要想打好這場‘硬仗’,身心健康同樣重要。”劉勝妮稱,新冠肺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主要來自于對自身病情的擔憂,以及不慎傳染給親友的內疚情緒。
為了給患者帶去信心與希望,劉勝妮每天會不間斷在病房內播報全國治愈人數等好消息。因為穿著隔離服,聲音阻隔大,她要靠喊才能讓別人聽清。一天下來,往往“耳朵麻、嗓子啞”。
“穿脫防護服必須嚴格遵守流程,一共38道程序,14次手消毒,最初幾天每次都要耗費半個小時以上,現在十幾分鐘就能規范完成。”劉勝妮說,為節省防護用具,她和很多醫護人員一樣,需要堅持數個小時不吃不喝,減少上廁所次數。對護目鏡、口罩留在臉上的壓痕以及各種皮膚不適,大家都會盡量忽視。
圖為陜西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劉勝妮正在醫院工作。 供圖輸液、吸痰、翻身、協助排便等,是醫護人員日常的護理項目。由于重癥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受疾病和心理因素的影響,部分患者食欲差甚至排斥進食。作為二孩媽媽,劉勝妮拿出哄孩子的經驗來“哄”這些老人。一邊喂飯一邊聊天、陪病患曬太陽……在這個相對封閉的隔離區內,她與患者成了彼此守望相助的親人。目前,劉勝妮已為近百位患者開展護理服務,也成為不少患者每天期待見到的“好消息護士”。
劉勝妮告訴記者,不久前,她在重癥病房門口遇見了一位想探望母親的中年男子。為了防止傳染,她通過聯系病房內的同事,讓這對母子在微信視頻中見了一面。
“老人已經70多歲了,加上過往基礎性疾病,病情不容樂觀。但她的兒子并沒有放棄,還說等她好了,要帶全家去看櫻花。”劉勝妮稱,這段對話讓她內心很觸動,她希望通過醫護人員的努力,早點戰勝疫情,讓更多人能走上武漢街頭,曬太陽、賞櫻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