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不執著財經
自從俄羅斯吞并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美俄關系就趨于緊張,美國攜同其盟友目前正逐步加大對俄羅斯經濟制裁的力度,希望通過經濟制裁的方式,使俄羅斯經濟大衰退,經濟問題轉化成社會危機。而正是由于美國的經濟制裁使俄羅斯經濟一度出現下滑,2018年俄羅斯盧布貶值了30%以上。為了報復美國的經濟制裁,俄羅斯人才不顧一切的“去美元化”。
俄羅斯去美元化主要表現在:拋光美國國債,外儲用黃金替代美元;對外貿易用人民幣計價、結算;使用歐洲人開發出來的歐版金融體系;與世界上其他經濟大國之間進行貨幣互換。通過全力的去美元化,來全力穩定俄羅斯經濟。所以,在最近一二年里,俄羅斯經濟即使在美國的經濟制裁下,也稍有起色。
當然,俄羅斯“去美元化”除反制美國經濟制裁之外,還有俄羅斯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慮:一方面,美國國債規模已經高達23萬億美元,而美國GDP只有20.5萬億美元。國債規模是GDP的110%以上,這既讓俄羅斯擔心手拿美國國債的風險性,又擔心美國經濟會因債務而崩潰,自己手里拿著的美國國債要打水漂。所以,近年來俄羅斯全面減持美國國債,并增持大量黃金作為外匯儲備。
另一方面,如果使用美元結算,俄羅斯對外貿易會面臨非常大的威脅,那就是美國可以通過長臂法案,制裁任何利用美國金融系統,也就是美國進行交易的國際貿易。從這個角度來看,只要規避了美元結算可以讓俄羅斯免于美國的制裁,繞開美國的監視范圍,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么對俄羅斯來説還是利大于弊。
不過,俄羅斯 “去美元化”也并非一帆風順,2018年普京在拋售幾乎所有美國國債后,美元國債利率大漲,使得俄羅斯損失了77億美元,同時外儲又增持了大量人民幣,正好去年人民幣匯率破7。幸好俄羅斯拋售美元后,又增持了大量黃金,使其少受到去美元化之苦。實際上,如果單是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家“去美元化”都徒勞的,美元霸主地位不會削弱。
首先,美元之所以成為全球結算貨幣,更是因為美國擁有一家獨大的經濟體量以及龐大的金融市場,現在就算部分國家要“去美元化”,也只會使自己在國際經濟市場上更加孤立。因為沒有任何其他國家能夠取代美元的地位。歐元不行,歐洲經濟長期低增長,而自英國脫歐時就前途未卜。人民幣暫時也不行,雖然要走國際化道路,但目前人民幣在國際上的結算、儲備權重都不高,等中國經濟更強大了,人民幣才能挑戰美元的霸主地位。
再者,俄羅斯、委內瑞拉、伊朗等都是能源的出口國家,經濟結構比較單一,輕工業基礎薄弱,除了出口石油之外,還要進口大量的日用商品和生產資料,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去美元化是很難的,因為俄羅斯就算拿著人民幣到全球購買商品,別人也不會認可,必須要把人民幣再轉成美元,這上面可能會很不方便,還有匯兌損失。
最后,俄羅斯雖然是世界能源出口大國,但是國際石油是用美元來計價的,再加上美國也已經成為世界石油出口大國,所以,美國可以通過打壓國際油價來制約俄羅斯經濟的發展,只要國際油價一抬頭,美國就會大量拋售石油,并且讓美元升值,國際油價漲不起來,俄羅斯經濟會一直處于低迷狀態。所以,俄羅斯去美元化的作用并不大。
俄羅斯去美元化值不值得?只能説在貿易方面可以避開美國的監視和制裁,這方面是有好處的。而在其他方面的反制裁基本上是徒勞無功。俄羅斯拋售美國國債馬上有其他金融機構來接盤,俄羅斯不用美元,但自己又不生產輕工業品,到國際市場上進口商品也要用到美元來結算。而美國對高油價的打壓,卻是實實在在的影響到俄羅斯的經濟發展。面對美元來襲,俄羅斯幾乎只有招架之功,并無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