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程機械上市公司三大巨頭,即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和徐工機械。按照市值而言,截至2月12日,三一重工市值大約1400億元,遠遠超過中聯重科(489億)和徐工機械(388億)。
三一重工是民企,徐工機械是國企;中聯重科是公眾企業,也就是沒有實際控制人。根據各自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預告,三巨頭在2019年利潤都是大增。
其中,三一重工2019年預計實現凈利潤為108億元-118億元,同比增加77%到93%。中聯重科2019年預計盈利43億元–45億元;同比2018年增加113%-123%。徐工機械2019年盈利36億元-40億元;同比增長76%-96%。
可見,三大工程機械巨頭凈利潤增長都在70%以上,最近幾年連續三巨頭都是高速增長,三位數增長也很常見。其中三一重工又是“利潤王”,2019年凈利潤比中聯和徐工總和還要多大約30億元左右。
三一重工收入主要來源于挖掘機、起重機和混凝土機械,2018年分別占比為34%、17%和30%;其他還有樁工、路面機械等,占比分別為8%、4%。其中挖掘機毛利率最高,貢獻毛利也最高。2018年毛利率為38.66%,毛利為74億元,超過起重機械的23億元、混凝土機械的43億元。
和三一重工以挖掘機作為最大利潤來源不同,徐工機械是起重機械占大頭,占比為36%,其次是工程機械配件等,占比為20%,鏟運機械占比11%,樁工機械占比為11%,還有其他小類別機械,門類比較齊全;起重機毛利率為22%。而中聯重科依然是起重機械占比最大,為43%,其次是混凝土機械占比為額35%,兩大品類占比接近80%;毛利率分別為29%、24%。
在產品類別上,三一重工因為挖掘機具有較大優勢,而該類別毛利率較大,所以和徐工、中聯拉開差距。重點看差異化優勢的三一重工挖掘機。
根據天風證券數據,2019年,三一重工小挖、中挖和大挖掘機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7%,23%和26%,比2018年增加2.2、2.4和5個百分點。在銷量結構中,20噸以上的中挖和大挖占比也在穩步提升,目前大挖占比由不足10%升至14%左右中挖占比保持在22—24%之間。
根據中國機械工業協會的數據,海外挖掘機市場容量為35萬臺,其中歐洲11萬臺,占比為31%;北美挖掘機8.9萬臺,占比為25%;海外其他市場挖掘機為6.7萬臺,占比為19%;日本韓國挖掘機為5.8萬臺,占比17%;印度2.5萬臺占比7%。
數據也顯示,2019年我國挖掘機出口銷量為2.66萬臺。對應海外市場占有率不到8%。其中三一重工出口8100多臺,同比增加27%,占行業挖掘機出口比例為30.5%,低于卡特彼勒38%出口市占率,未來海外市場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另外,在三巨頭都有的起重機市場,三一重工市場占比比較穩定,大約在26%-27%之間。起重機,是徐工機械占比最高;在40%-45%之間。在混凝土機械中,在挖掘機增速放緩情況下,后周期的起重機和混凝土機械有望保持快速增長,三一泵車市占率為45%以上,攪拌車市占率在20%左右,享受到行業高增長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