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蔚來股價一夜狂漲53.72%,李斌、秦力洪在想啥? 來源:第一電動汽車網
2019年12月30日晚,蔚來發布了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2019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
受財報影響,蔚來的股價大幅回暖。截至收盤,蔚來的股價上漲到25.99元/股(3.72美元/股),增幅已過半,達到53.72%。
從險些退出美股,到逆勢狂漲,蔚來這一路走得殊為不易。
這會是蔚來的一個轉折點嗎?我們很難給出判斷,因為最重要的,還是蔚來的后續表現,取決于李斌和秦力洪對蔚來的最新思考。
12月28日,蔚來 “NIO Day 2019”在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舉行,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以及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在會后接受第一電動網等媒體的聯合專訪。
李斌表示,2019年對蔚來充滿了挑戰,被打趴地上又爬起來,但是最終站住了。“被打倒站起來的人的韌勁最值得期待,2020年不管市場怎么變,心里還是比較有信心的。”李斌說。
李斌比喻,飛機剛起飛的時候是最危險的,很容易失速。他稱蔚來已經進入了資格賽階段,這一階段就是要保證能活下去,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卓越的產品服務,這是資格賽需要去做的事。李斌強調,從品牌定位角度,蔚來不會做特別便宜的車。
“Battery as a Service會變成一個新的生意。我們已經接近或者說已經找到了整個電動車行業真正要普及起來的鑰匙。”李斌說,“如果把電池當成一個軟件去看,很多東西就通了,重要的是按需升級。”
在李斌看來,創業一段時間之內,需要外部資金支持很正常。持續獲得資金支持,提升效率和毛利率,這都是蔚來要做的事情,特斯拉也是這么做的。“過去有過幾十億美元的融資,現在肯定不需要那么多的錢,盡全力,用最少的成本去換最好的效果,這就是現在這個階段在做的事情。”李斌說。
秦力洪表示,蔚來是服務先行,保有量再擴大一倍也可以服務的。現在面臨的是服務能力使用還不足,個別的點上可能有排隊,需要調劑波峰、波谷。
對于此次推出的全新產品,秦力洪強調, EC6不是一個占領全新細分市場的開創型產品,是ES8和ES6的補充。“犧牲一點后排頭部空間,換來更好的時尚、動感、開闊視野,這是EC6的基本邏輯。除了EC6,沒有誰會跟傳說中的Model Y能夠飆到一塊,我們覺得這中間有一打。Model Y是特斯拉真正第一款和蔚來在產品層面競爭的車型。”秦力洪給了EC6一個精準的產品定位。
以下為專訪實錄,未經專訪人審閱,有刪改
2019被不斷打趴下,但是站住了;2020有信心一戰
問:請總結一下2019年的表現,并展望一下2020年的市場格局。
李斌:大家都說,對于蔚來來說,2019年還挺慘,年初、年中、年末經歷的狀態感覺還是完全不一樣的。從現在看明年,最近幾個月的趨勢還是挺重要的。大家今天也感受到了蔚來從一開始在用戶企業方面的初心,包括非常真心實意去做用戶體驗,以及可換電的整個體系性的構想慢慢在發揮作用。
年中的時候有一次電池的召回事件,這確實把我們全年的節奏打亂了,這幾個月整個智能電動汽車在遭遇挑戰,但我們的銷量還是一直往上走,確實說明了我們的產品和服務非常受用戶的認可。從這個時間節點去看明年,在豪華電動車的市場里面,我們非常有信心。
在蔚來所對標的產品里面也有一些車已經出來了。像e-tron、EQC,并沒有太多交付。我覺得消費者已經把它消化掉了,我們看汽車行業還是需要看細分市場,所以e-tron、EQC發布以后,包括國產特斯拉,用戶已經把它消化掉了。如果通過這幾個月看蔚來的市場表現,說明了用戶已經做了選擇。
我們現在的產品主要還是在豪華電動SUV市場,也就是30萬以上的SUV市場,我們和奔馳、寶馬、奧迪等等主流汽油車去比,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40萬左右要買一個SUV,先不說電動還是汽油,蔚來ES6也好,新發的ES8也好, EC6也好,產品競爭力都是非常強的。當然,公司的服務理念已經有口碑了,所以不管是產品和服務,不管市場怎么變我們心里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另外我認為的一件好事是越來越多的傳統豪華品牌開始推電動車,像Taycan、e-tron、EQC,原來整個市場他們一出招我們就毫無抵抗之力,2019年對蔚來充滿了挑戰,被左一拳、右一拳打趴在地上又爬起來,又被打趴地上又爬起來,但是我們站住了。
我覺得被打倒站起來的人的韌勁值得期待,這個就像登陸作戰一樣,我們其實建立了一個小的橋頭堡、灘涂陣地,是可以一點一點去進攻市場的基礎,這個基礎還是產品、服務,這是真理。
所以,我自己挺有信心的,這個信心是用戶的信心比一線同事的信心強,一線同事比外界的信心強。汽車的創業肯定非常難,是一個重投入、長周期、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像我們這么一個年輕的創業公司要想存活下去本來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我們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最近幾個月的市場表現應該是蔚來該有的樣子,也給了我們將來很大的信心。
今天在現場有來自于全國各地的用戶,都是自掏腰包來的,還需要拿積分買門票,這個挺讓我感動的。確實像我說的,用戶的支持讓我們走到今天,也能讓我們走得更遠。
問:蔚來汽車這一年過得很不平凡,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存活下去,能活下去最重要的是錢的問題。有兩個問題想請教一下,第一,蔚來還需要融多少錢才能撐過未來這一年?第二,融到這些錢之后怎么辦?在運營模式上跟過去會有一些什么樣的改變?
李斌:這是必須回答的問題。蔚來現在是一個上市公司,所以財務方面的東西我們回答要特別謹慎,12月30日公布財報,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聽一聽我們的投資人電話會議,會更嚴謹一點,這個不是今天這樣的場合能回答的問題。
整個宏觀經濟的環境,對于像蔚來這樣一家汽車行業的創業公司影響挺大,我們確實在去年的時候對今年有心理準備,但是總體上還是稍稍樂觀了一點。另外,去年我們的主要的壓力是交付壓力,因為有很多用戶等了一年多了,所以在去年四季度的時候整個體系方面也因為這種交付的壓力,增加人員也快了一些。
今年出于各個方面的考慮進行了一些人員的優化,誰也不愿意做這個事情,但這是一個像蔚來這樣階段的公司必須做的事情,我想寶馬、奔馳所有公司在切換這樣的時間窗口里面都做了他們需要做的事。當然,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把自己的運營變得更加精益,把我們的效率提得更高,讓我們把管理上的細節抓得更細。
去年IPO回來,第一次在公司內部開高管會我就提出來,我們到了一個比較危險的時候,飛機剛起飛的時候是最危險的,很容易失速。2019年1月份的年會提出了蔚來已經進入了資格賽的階段,資格賽階段保證自己能活下去,有參與競爭的資格,之前都算熱身賽。今年所有的車開始交付以后就不是PPT的概念,是真的要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服務好用戶,包括場景、形態和多樣化。
在資格賽階段,要把這些內功做好,不需要花的錢堅決不花。比如FE車隊是不是可以別搞了?哪些東西該做,哪些東西真的要省錢來做。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卓越的產品服務,這個事情是資格賽階段需要整個公司去做的事情。
一個公司持續的經營像一個人要生存一樣,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過程很痛苦,但是該調整就調整,堅持自己的初心。世界都變了你不變是不可能的,但是企業的初心,好的產品、好的服務的初心,這些事情是不能變的,變了就不是蔚來了。
所以,有堅持、有調整,這個是我們2019年在學習的。現在我們越來越清楚自己該堅持什么,該調整什么,這是我們這一年中學到的東西。
電池服務會變成新生意
問:NIO Power之前傳出過很多次的獨立融資,獨立上市,能不能講講這方面的進展?
李斌:最近整個公司都在積極融資,很多方面都在往前推動,包括有一些可以獨立運營的部門,獨立的融資這些事情都在推動中。近期我們看到用戶越來越接受換電站的方式,我們已經開始啟動部署新的換電站。
秦力洪:最近準備增加十幾個,在春節前能夠落實到位,開起來。
李斌:NIO Power的獨立融資和我們增加服務能力之間沒有關系,我們目前最主要還是看電池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能力。要把一個車搞成可換電還挺不容易的,特別是這么大的一個車,我們的換電站目前肯定還是蔚來專屬,但是換電的技術歡迎大家使用,別人想用也得好長時間。隨著用戶保有量的增加我們會部署更多換電站,提高換電站的運營效率。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講“可充可換可升級”,原來家充樁的安裝比例是接近8成,現在稍微降下來了一點點,76%。我們還接入了28萬根第三方充電樁,還有移動充電車。蔚來的體系是一個立體場景的覆蓋體系,換電體系本身是電池的Battery as a Service(電池服務)的一個前提,沒有這個是做不到的,就像升級的事情,假設沒有Battery as a Service的邏輯在背后,經濟賬算不過來。
在這件事情上,我們認為我們已經接近或者說已經找到了整個電動車行業真正要普及起來的鑰匙。這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問:您說找到了這把(整個電動車行業真正要普及起來的)鑰匙,請您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把鑰匙到底是什么?
電動車和汽油車不管怎么比,電池的成本再降都是要貴的,不可能便宜成一個油箱的錢,不管有別的什么折中的方法,搞來搞去,最后電池的成本還是要多出來的。
這會讓用戶多支付電池相關的初始購車成本,到底讓用戶一次性先都付出來,還是按需使用,這是一個挺有意思的課題。
我希望大家理解“按需升級”這四個字。平時用70度電池包,這個月要出去自駕游才用100度電池包,為什么不用這樣的模式?這個模式是最符合商業邏輯的,這個東西我認為它在2020年到了一個突破的點。
前兩天工信部在北京開了5個多小時的會,討論換電模式,我覺得很多東西已經到了一個點, Battery as a Service是一整套的東西,如果大家對這個感興趣可以想一想,Battery as a Service到底意味著什么。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服務)也是,Software其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以前每個人要有點算力都得自己買一個大服務器,可是平時都是閑著的很浪費,其實是一個道理,所以我們要把整個電池的事情當成一個Software去看,很多的邏輯就通了。
電動車有很多要克服的挑戰,其中有一個挑戰是車的壽命跟電池的壽命不一樣。車能跑十幾年沒問題,可是電池8年以后衰減了怎么辦?如果把電池當成一個Software去看,讓大家按需去使用,很多東西就通了。重要的是按需升級,兩個詞——“按需”、“升級”,這件事情其實是一件挺大的事情。
2012-2014年我在構思蔚來的時候在想兩件事情,一是有什么事情是我們能做現有的汽車公司做不了的。所以往這條線上走是用戶企業,因為我能重新構建和用戶互動的方式。
另外一條線是電動車到底怎么能夠做到購買的初始成本和同樣檔次的汽油車一樣,并且使用同樣方便,我當時覺得只有換電能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這兩件事情,用戶企業和換電是蔚來還在娘胎里面,我花了不止兩整年的時間去想清楚的事情,然后才做的蔚來。我想這個事情的時候特斯拉還沒那么有名,我并不是從這里面得到借鑒的。
我希望大家不要覺得蔚來是學特斯拉,我們思考的點有很大的區別。特斯拉是一個很優秀的公司,我們也從他那兒也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但是我們的出發點其實跟它還是有區別的。
會降低行業門檻,但蔚來不會出便宜車
問:第一個問題,續航越來越好了,有什么樣的計劃把服務拓展到更多的地區?第二個問題,有沒有計劃推出一個更親民或者更低價格的電動車,這個電動車會不會對按需升級的服務體系有所影響?
秦力洪:我們服務是先行的,現在什么都不做,保有量再擴大一倍也可以服務的。2019年我們碰到的一個實際問題是在財務上的壓力,因為前兩年對今年市場還是稍稍樂觀了一點,先行的多了點,財務壓力有點大。但是現在我們要做的肯定不是撤退,我們要做的是服務體系稍微等一下保有量的增加。
我們要不斷關注投入產出比,把服務從先行兩步變成先行一步變成先行半步。總得來說,服務是先行的。
我今天碰到的車主最遠的是從天津開車過來的,一路依賴我們的服務體系,一點壓力都沒有。我們的換電已經超過23萬次了,一鍵加電服務的使用次數更多,我們面臨的是現有的服務能力使用還不足,個別的點上可能有排隊,那是波峰、波谷需要去調劑的事。
明年我覺得我們服務體系可能會更加靈活一些,點狀的去做一些增補。蔚來的服務是整個品牌的一部分,也是今天用戶來到現場很嗨的一個底層原因。
李斌:從品牌定位的程度上講我們不會做特別便宜的。一個品牌能夠涵蓋的價格區間其實是有帶寬的,不可能從10萬、20萬、50萬的車都有。
秦力洪:我們對于蔚來品牌的邊界進行過仔細的研究,在公司剛成立就想過了,還是要立足于高端市場,大家現在都能看到中低端市場的競爭狀況,坦率說我覺得我們功力不夠,去那個市場打不過別人。高端市場是一個集中度很高的市場,大家都說有BBA了要你們干什么?我們覺得只有那么三四個品牌就能壟斷的這么大的市場是一定有機會的,所以在接下來幾年這方面的紅利還是非常大。
最近發布的奔馳的EQC和奧迪的e-tron,這是兩個我們非常尊重的品牌,但是我覺得這兩款車還是缺乏亮點,這是我們的機會。如果搞一個20多萬的車,我覺得機會不是那么大。
品牌尋找人群,人群定義品牌。我們在深圳搞NIO Day,我們的用戶天南海北自費過來參加,還要花點分換門票,我們一定要把品牌放到這樣的層面上,不然我們連NIO Day都開不起來,這個是相輔相成的。
李斌:大家看我們的ES8漲價了。ES6已經連續三個月在高端豪華中型SUV市場排在前十了,我們在某些區域市場比如上海已經是前五了,這是我們的機遇。在十幾萬的市場,我覺得很多中國的品牌做得挺好的,吉利、長城、上汽、廣汽都做的挺不錯的,也不缺我們一家。但是主流高端市場,核心的定價30萬-50萬區間的主流高端市場也就是今天奔馳、寶馬、奧迪、特斯拉,這個市場沒有中國品牌是不對的,總得有人挑戰,我們就來干這個事情了。
事實證明,我們攻下了一個前沿灘涂陣地,我希望我們能立足,至少競爭對手出招了扛得住。我們在2014年、2015年商量到底進哪個細分市場、哪個價格區間、定位定在哪兒的時候,我跟當時的整個創始團隊想明白了,只有走主流高端市場這條路,蔚來才能活,公司才有機會。
一個規模產業如果拼中低端的市場,我認為挺難,這里面有很多的判斷,也有比較競爭優勢的判斷,和奔馳、寶馬、奧迪等等豪華品牌相比,我們占很多的優勢。我行動快、離用戶近、服務好、對軟件的感覺是對的。但是,如果是十幾萬的車,中國的幾個民營企業都挺厲害的,創始人年富力強,品牌規模也不小。
我對中國的汽車產業在整個智能化、電動化這一波浪潮的轉變過程中的機會非常看好,在各個細分市場中國品牌都有機會,我們在高端這一塊挑戰一下,所以蔚來不會出特別便宜的車,但是我們還是會用類似于電池租用、按需升級的方式把蔚來擁有的這么好的智能電動汽車的門檻降下來一些,但是不代表我們要進到一個特別特別大的市場。
HYCAN比Model3強
問:第一個問題,廣汽蔚來的車上市了,你們怎看這個產品,怎么界定和廣汽蔚來的關系?第二個問題,我們的裁員是有什么原則,先裁哪些后裁哪些?前段時間有篇文章說你是“2019年最慘的人”,這是一個關鍵詞。如果讓你來形容,你覺得蔚來2019年的關鍵詞是什么?
秦力洪:蔚來裁員原則像現在的人很注重健康、體型一樣,肥胖的地方就需要裁,效率低的地方就需要裁,這是基本原則。我們前兩年因為追求速度對于管理的精細化、高效率處理的不夠,作為一個新公司難以面面俱到。最近在做一些減肥的事,但是我們會特別注意到保護公司的實利,像今年好幾輪人員調整過程中,我們在裁員之前做的事都是花相當多的時間,自下而上每個部門提報核心關鍵人員、技術骨干和用戶一線的關鍵觸點,先把留誰界定好了,接下來的瘦身工作會變得相對容易一些,盡量避免出現逆向淘汰。
從年初的人數目前也減了不少,但是什么事也沒受影響,可見過去還是有點臃腫。接下來整個汽車行業不會出現魔幻式的轉暖,明年如果停止下跌就算“燒高香”了。11月的數據剛出來,和去年11月同比又掉了百分之四點幾。除了ES6和ES8所在的細分市場之外,幾乎所有的細分市場都在下跌,我們運氣好,兩個產品都在中上升的市場。
蔚來的增長不是理所當然的,作為行業里面的從業者之一,我想蔚來跟大多數企業一樣,保持一個精細、高效的運營,防止臃腫會是一個長期的事。習慣性瘦身就像每天鍛煉一樣,經常要自省這個問題,這是我們對行業的一個認知。
李斌:我覺得買廣汽蔚來那個車至少比特斯拉的Model 3強,續航強了很多,價錢還便宜,你們不是一直想要續航長價格又合適的車嘛,HYCAN肯定值得看。買Model 3肯定不如買HYCAN,這是我的看法。
它有非常強的產品競爭力,當然HYCAN從定位的角度來講比蔚來要便宜,我們兩邊都還是創業公司,未來要協同的地方肯定還有很多,當然最終還是市場說話,我們也希望HYCAN的團隊能夠把現在這個車早點交付出來,盡快讓市場檢驗。
蔚來代表著中國好多的創業公司,也代表著中國電動汽車的行業,只不過蔚來的關注度高一些,大家從我們的身上去看很多的東西,在今天經濟環境下蔚來遇到的問題,是中國所有的創業公司都在面臨的問題。中國的電動汽車不管是創業的公司還是現在的公司都在面臨著壓力。
所以,我們沒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容易,也沒有覺得自己比別人更難,為什么行業內的人見到我還是鼓勵、安慰,因為大家感同身受。批評是需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今天這么一個時間節點,這個行業是需要鼓勵的。
問:第一個問題,NIO Life今天也發布了一個新品,您對NIO Life有什么構想,會不會成為蔚來下一個新的盈利點?第二個問題,2020年馬上到了,是一個新的十年,蔚來有很多不確定性,您最關注未來十年汽車產業變革的一個問題是什么?
李斌:我們希望NIO Life多賣一點,至少帶著我們的Logo,不管是包也好,衣服也好,還是杯子也好,都能增加我們的能見度。我本身挺看好NIO Life的,我們今年跟李寧合作了聯名產品,包括今天發布的“Tube”主題旅行系列。
我覺得NIO Life讓很多用戶把蔚來當成了一個生活中的朋友,他就像一個人,有骨架,有靈魂。NIO Life有時候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我覺得挺有意思,但是不是能成為盈利點我覺得應該看長遠一點,不要盯著當下。不光是賣車,感性的東西我認為其實也會成為一個公司的競爭力,所以我們要看長遠一點,是為未來做投資。
EC6 與Model Y雙方第一款產品層面競爭的車型
問:此前大家都表示過2020年10萬輛是生存下來的標準,從現在的情況下看,現在這個標準還存在嗎?您認為對于造車新勢力們來說,2020年什么樣的問題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李斌:10萬輛也好、20萬輛也好,汽車行業是一個講規模經濟的行業,總體來說,模具、研發分、固定費用的分攤等等從長期來看,如果是高端的車,10萬輛可能還行,如果是一個中低端的其實是支撐不起的。
我們一臺車頂別人好幾臺,所以這個是一個復雜的變量,如果我們能賣10萬臺,我們肯定很開心,因為10萬臺對我們來說意味著400億銷售額,我當然高興。從現在到10萬臺還是有挺長的路要走。
問:蔚來和英特爾旗下的Mobileye有一個合作,合作之后雙方研發層面有什么協同,是不是我們會把一部分的增量跟研發交給他們來做,以及以后我們要生產車輛賣給他們,這個車會在哪兒生產,是在中國嗎?
李斌:總體上來講是一個在L4和Robotaxi上的戰略性合作。其實Mobileye和很多汽車公司都有非常歷史悠久的合作,他們其實對全世界主流的汽車品牌在ADAS方面的能力包括決心有他們的判斷,他們選我們來做這個東西是我們慎重考慮的結果,因為對Mobileye來說,這里面有一些是來自于我們雙方合作的歷史。比如說,ES8是第一個搭載Mobileye EyeQ4芯片的,比寶馬要早很長時間,比行業平均要早一年多的時間。
另外我們整個在硬件、基層、底層軟件很多方面的能力其實他們是非常認可的,還有我們整車的工程和設計、制造能力、供應鏈能力,所以雙方的合作可以這樣理解:第一,一起做L4自動駕駛的車,早點把它量產;第二,一起做Robotaxi,也讓它早點賺錢。
問:今天蔚來發布了第三款量產車EC6,想了解一下蔚來對EC6的定位和預期。EC6的推出是不是會對前兩款車在目標、用戶上有重疊,對銷量有沒有影響?蔚來對明年整體銷量有什么樣的預期?
秦力洪:EC6是我們在第一代產品平臺上一個順勢而為的事,EC6不是一個占領全新細分市場的開創型產品,對于ES8和ES6有一個非常好的補充。因為ES8和ES6在整個造型上比較偏實用,設計思路是內部空間最大化。對于年輕群體來說可能不需要長期車里面坐兩排、三排人,現在很多人開車就1-2個人,讓這個車更加動感,犧牲一點后排的頭部空間,但是換來更好的時尚、動感、開闊的視野,這是EC6的基本邏輯。
客觀地說,這個需求不是一個最主流的需求,但是它會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我們還是很看好EC6的,蔚來的總量在整個汽車市場里面并不大,所以EC6雖然不是一個最主力市場的主打產品,但是對蔚來來說這個補充還是很有益的,再加上EC6是明年9月開始交付,我們還沒有定價,我們覺得好像除了EC6,也沒有誰跟傳說中的Model Y能夠飆到一塊,我們還是要等等他們先定價,尤其是國產的車,我們覺得這中間有一打。
現在很多人拿蔚來和特斯拉做比較,說心里話在產品層面沒有那么多可比的,Model S近5米長的轎車我們沒有,Model X零售價比ES8貴一倍,蔚來賣得比它好,勝之不武,在中國也沒什么可比的。拿ES6和Model 3沒什么可比的,Model 3是跟HYCAN比的,它更加轎車化的產品,ES6是一個標標準準的中型SUV,4米85的中型SUV,沒有人拿寶馬3系和奧迪Q5比銷量,如果拿Model3和我們比銷量就是這個道理。
Model Y是特斯拉真正第一款和蔚來在產品層面競爭的車型,從這一點上來說,它非常有意義,就像我們看戰爭史上,有一些不大的城市但是成了戰場的焦點,焦點的浮現和清晰的輪廓可能要等到明年二季度以后。
整個行業參與以后,我們的風阻變小了
問:能源服務是蔚來很重要的一塊,引進外部融資和蔚來出讓大股東的地位,在資本上失去控制力之后怎么保證能源服務這一塊能維持原有的標準體系和運營體系?
李斌:NIO Power是蔚來人數不少的部門,但它業務也分很多種,有一些是可以共享的,好像京東物流。NIO Power是整個一鍵加電的服務還有移動充電車,以及能夠真正深入社區的充電樁的安裝能力。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電動汽車的品牌把它不能裝的一些家充樁訂單讓我們試一下,他們裝不了單,我們給它裝完了,這些能力我覺得我們非常樂于開放給整個行業去使用,而且這本身也是一個規模效應的事情,我們的服務能力也夠,蔚來將來就是它的服務采購方,別的公司如果愿意采購這樣的服務我們也很高興。
當然我們也是最重要的采購方,高端品牌主要量還是在蔚來和特斯拉,我們希望別人趕緊起來一些。但是換電站這個事情它和蔚來的產品是高度耦合的,我們也歡迎別人用,也愿意讓他們用,但是別人想用也需要在好幾年以后,他們的車愿不愿意這么設計等等之類的。
我覺得要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靠蔚來一家是不夠的,應該讓越來越多的用戶真正去享受到電動汽車的方便。一起去把這個蛋糕做大,靠本事去拿到更多的份額。整個行業都在參與了以后,我們的風阻變小了,這個是我們樂于看到的。
問:今年我們看到電動車市場變化特別快,新能源汽車的產業規劃里面提到2025年電動車將占整個汽車市場銷量的25%, 2035年到30%,蔚來內部對此有沒有一些專門的研究和預判?
我們還是認為2025的目標是能到的。去年1季度的挪威的電動汽車銷量占新車銷量的比例是20%多,今年1季度是90%多。電動車普及差不多到了臨界點,比如說電池成本這兩年降的挺多的。還有基礎設施和社會的共識。從現在到2025年還有5年,跑得快的公司我覺得差不多可以有一代半到兩代產品車型,我們公司5年前還沒有,現在都推第三款車了。以后車都會有選裝(自動駕駛)的能力,電動車肯定是最適合它的方式。
用最少的成本去換最好的效果,是現階段在做的事
問:我問車主蔚來有一天沒錢了怎么辦?有一位車主跟我說蔚來有這么多專利,他的意思是說,蔚來很好,就算沒錢了,分分鐘有人接盤。二位怎么看?
李斌:用戶的想法不代表我們的想法。最近有一些集團之間的合并,還有一些公司也在做各種各樣的調整。對于蔚來來說,讓這個公司能夠生存、不斷發展是對用戶最大的責任。創業在一段時間之內,需要外部的資金來支持,想都不用想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
到了一定量之后才開始有毛利率,有了毛利率以后有一個持續提升的過程,虧損不斷縮短,這是客觀規律。
蔚來持續獲得資金支持,持續提升自己的效率,改善毛利率、改善經營效率,這都是我們要做的事情,特斯拉也是這么做,最近還借了中國100多億,這是很正常的。
我們在過去也有過幾十億美元的融資,現在肯定不需要那么多的錢,現在是一個上市公司,融資通道更多,這不是一個特別不得了的事情。
問:現在5歲了,如何評價現在這個年齡段以及所處的生長階段、生長時代?
李斌:已經開始過招了。我們還處在活下去贏得競爭資格的階段,必須比別人更努力,做得更好,更快,才可能活下去,就這么簡單。最近我看到很多大的跨國集團對于智能化、電動化的求生欲也都是很強的。
我覺得企業永遠是不進則退,沒有危機意識肯定不行,何況我們是一個求生存的階段,這沒什么,但是并不代表我們沒有長遠的愿景,不代表沒有自己的信念,不管是融資、服務用戶、開發新的產品還是賣車等等之類的,像今天NIO Day等等這樣的事情,這都是我們需要去做的事情,我們盡自己的全力,用最少的成本去換最好的效果,這就是我們現在這個階段在做的事情。
END
加載中... 視頻 直播 美圖 博客 看點 政務 搞笑 八卦 情感 旅游 佛學 眾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