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訂購團餐、機器人配送、與配套商業內部消化
復工后,上班族中飯怎么吃
本報記者 任翀
非常時期“中午吃什么”?部分上班族與記者分享了他們這兩天的午餐菜單,有點出乎記者意料之外。
餐飲企業做盒飯
在中國銀行徐匯支行工作的馮駿給記者發來她2月12日的午餐,炸豬排、麻辣豆腐、蔬菜,看上去色香味俱全。
“這是附近小南國送來的,”馮駿說,辦公樓里沒有食堂,大家不再多人外出用餐,分頭叫外賣又覺得要反復出去取,也不方便,“看到小南國和美團合作推出企業團餐,公司決定統一訂購,提前一天讓員工根據菜單點好菜,第二天會準時送來。”
馮駿把菜單分享給記者:共有30元和40元兩檔,她選的40元檔共有9種選擇,其余主菜還有梅菜扣肉、酸菜魚等;30元套餐有7種選擇,主菜包括小炒肉、大蝦仁滑蛋、椒鹽排條等。
“餐飲企業受疫情影響嚴重,推出團餐也算是我們應對疫情的一項舉措。”小南國相關負責人王星告訴記者,上海復工的小南國共有9家,有的門店每天已經能賣出兩三百份團餐盒飯。
機器人加盟配送
在中城國際大廈內某企業工作的李志飛給記者發來機器人自動送餐視頻:矮矮胖胖的機器人自己通過閘機,在電梯間選擇樓層,然后進入電梯到達配送目的地。“外賣員把外賣放進機器人肚子,機器到了指定的樓層,會給我發短信。”李志飛說,根據短信內的開機密碼,就能拿到自己的外賣。
為李志飛送餐的機器人來自上海一家機器人創業企業YOGO。該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上海共有9幢寫字樓有無人配送機器人,“機器人自己過閘機、電梯等,都是通過物聯網完成的,改造成本并不高;經過物業測溫的外賣員或快遞員將外賣和快遞放進機器人后就能離開,由機器人負責送到各個樓層,這樣能避免外賣或快遞在樓下堆積、用戶取用時聚集等問題。”根據測算,機器人一次可以送4單,從接單到完成點對點配送,平均時間約5分30秒。
寫字樓與配套商業“內部消化”
不少寫字樓與自己的配套商業餐飲實現了“內部消化”。
在上海世茂大廈內某企業工作的隋城說,公司在辦公樓的配套商業中找了幾家餐廳,作為公司的定點送餐企業。公司行政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對供餐企業、配送人員都比較了解,安全系數比較高。”
在虹橋商務區工作的邱蓓轉發給記者一個小程序,開發方是她公司所在的虹橋南豐城,“復工后,我們公司就讓大家通過小程序點午餐,都是原先商場里的餐廳,由餐廳派專人將餐點送到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