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2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12日報道,總部位于日本大阪府池田市的“技術研究組合鋰離子電池材料評價研究中心” (LIBTEC)發起項目,力爭到2023年4月,完成面向電動汽車(EV)的全固態電池試制品。LIBTEC的理事長正是因研發鋰離子電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吉野彰。
報道稱,參與該項目的有豐田汽車、松下和旭化成等汽車、電池和材料領域具代表性24家日本企業和機構。日本政府也計劃在2018年起的5年里支援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4億元)。
報道指出,各界共同推進的背后,存在著對日本產業衰退的強烈危機感。日本曾在液晶屏和半導體等領域席卷全球市場,但因韓國等崛起而式微,此次有意憑借全固態電池卷土重來。吉野出生長大的關西地區原本就是匯集眾多電池廠商的“電池之都”,擁有豐富的知識經驗。
報道稱,全固態電池以固態電解質取代以往的液態電解質,不易劣化且能耐高溫達100度以上,還有望使EV充電約10分鐘后行駛1000公里成為可能。
研發成員有各家企業派遣的研究員和LIBTEC的職員約60人。指導年輕研究員并提出建議也是吉野的工作之一。研究員鱷淵瑞繪(36歲)談到吉野作為領導的魅力稱:“即使對于其他人否定說‘那辦不到’的事情,理事長也絕對不會說不可能。”
汽車行業因全球紛紛改用EV,被指正在迎來百年一遇的變革期。吉野預測,大阪·關西世博會召開的2025年前后將是一個轉折點。他說:“希望在世博展示新電池技術如何改變世界的具體景象。在全球迎來巨大變革的情況下,日本將如何確立自身的位置。現在正是該加油努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