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12日電 (左宇坤)12日,消費者舉報“買了一萬多只口罩打算捐贈,但收到的都是假貨”一事有了新的進展。溫嶺市箬橫市監分局相關負責人12日向記者表示,10日已找到舉報人反映的汪某,其系下墩村民梁某之妻。目前,當事人梁某涉嫌銷售假冒偽劣口罩已被立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消費者郝先生收到的假口罩。受訪者供圖2月8日,北京郝先生反映,自己所在的單位打算購買一批口罩免費發放。他聯系到中間人梁女士,通過她從浙江臺州的賣家汪某處訂購了共12000只口罩。收到貨他卻發現,自己訂購的“三層加厚醫用口罩”,有2000只為河北遇見日用品廠生產的非醫用口罩,有10000只直接是三無產品。
當郝先生表示自己買的口罩是要用于捐贈時,梁女士立刻主動把錢退了回來,并且讓郝先生把貨給她退回去,這筆交易不做了。
郝先生擔心這批口罩還會讓其他人受損失,便將口罩送至北京朝陽區市監局,由工作人員將口罩查扣。
5日下午,郝先生給石家莊市12345打電話舉報河北遇見日用品廠造假。7日得到反饋,經郝先生舉報后,當地相關部門查證屬實,現在該廠已被查封。同時,郝先生考慮到賣家在臺州,便也給臺州市12345打電話舉報。
消費者郝先生收到的口罩上標注的信息。受訪者供圖12日,溫嶺市(臺州所轄縣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箬橫市監分局向記者表示:2020年2月10日,溫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箬橫市監分局執法人員在民警的協助下在本鎮下墩村找到了舉報人反映的汪某,其系該村村民梁某之妻。
經初步調查,該口罩銷售事項由梁某(一直在北京從事杯子銷售,回溫嶺過春節)在負責。梁某稱其從事杯子銷售積累有客戶資源,因疫情發生,客戶向他了解有無口罩銷售,他通過朋友了解到進貨渠道,便從事口罩經營。他的經營方式為:不存貨,掌握供貨商資源及客戶資源,進行對接,將供貨商的產品照片轉發給客戶,客戶認可后,由供貨商直接快遞發給客戶,賺取差價,從中獲利;至于產品的詳細情況及信息,其均不清楚。
從1月28日開始(已回到溫嶺)至今,梁某從北京奧特萊斯(客戶均沒有反饋口罩存在問題)及另一賣家處進過貨予以銷售。
與另一賣家共計發生兩筆口罩業務:
第一筆6000只,初步調查系假冒“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的飄安口罩,在梁某不知情(系假冒口罩)的情況下銷售給客戶,因客戶不滿意,而上級賣家拒絕退貨,而退貨到溫嶺箬橫鎮下墩村;后該批口罩,除一部分用于銷售之外,其它被用于贈送及查扣在案。
第二筆系舉報信中涉及的27000元、計12000只口罩(有10000只為三無產品,2000只為“河北遇見日用品廠”生產的非醫用口罩),在其不知上述口罩樣品及詳細信息的情況下,由上級賣家直接發貨至最終客戶,即上級賣家→梁某→梁某客戶→最終客戶,因質量問題被最終客戶報至北京朝陽區市監部門進行了查扣。
箬橫市監分局初步調查顯示,梁某在其銷售環節中主觀認識不到位,沒有看到產品跟樣品,貨直接從上級賣家發給最終客戶,未履行進貨查驗制度,從而確保所售產品合法、合規,導致售假行為的發生。而之后,其在明知退貨的口罩存在問題的情況下,用于贈送及銷售,加重了其違法行為的危害性。
箬橫市監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梁某涉嫌銷售假冒偽劣口罩,已立案處理。關于其上級賣家及下級經銷商的后續線索也會抄告賣家當地的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