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2月12日電 題:人人都說沂蒙山好 山東“搬家式”支援湖北
作者 郝學娟 邱江波 趙曉 李欣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從小就會唱的《沂蒙山小調》,在抗疫這段時間,唱起來卻別有一番感受。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山東政府向湖北武漢、黃岡等重災區先后派出了9支醫療隊共1385多名醫護人員,山東各地鄉親踴躍捐菜捐物,一車車蔬菜、大蒜和醫療物資源源不斷運往湖北。這情景,讓人想起革命電影里講述的那段歷史。
“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口飯,做軍糧;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痹谥袊谷諔馉幹?,以沂蒙山革命老區為代表的齊魯大地,用特有的“武器”——獨輪車、紡車、鏊子……為抗戰、為新中國成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勛,有人說,新中國的半壁江山,都是沂蒙山為代表的山東鄉親們用獨輪車推出來的。
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山東省委省政府緊急召集全省醫療人員,自正月初一當晚開始,陸續向湖北武漢、黃岡等重災區先后派出了9批醫療隊共1385名醫護人員。圖為首批醫護人員馳援湖北。(資料圖) 邱江波 攝歲月飛逝,沂蒙精神不朽
在當前這場沒有硝煙的新冠肺炎疫情狙擊戰中,齊魯兒女再次以演繹了當年百萬獨輪車支援前線的動人情景。
蘭陵捐贈的200噸優質“蒼山大蒜”、160噸蔬菜,臨沂組織的價值1500萬元的肉制品和大豆制品、捐贈52噸酒精,“沂蒙新紅嫂”朱呈镕為武漢火神山醫院子弟兵送去的20噸水餃,青島即墨的護目鏡,日照的口罩、防護服……滿載著老區人民深情厚誼的物資,從農歷鼠年春節除夕夜開始,源源不斷運到抗疫最前線,湖北人民熱淚盈眶接收山東鄉親物資的鏡頭,通過電視屏幕感動了全國。
“沂蒙新紅嫂”朱呈镕為武漢火神山醫院子弟兵送去的20噸水餃。(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攝向湖北集結“搬家式”援助
武漢封城,同胞們吃飯問題如何解決?1月28日,山東壽光當機立斷,連夜組織農民采摘了350噸新鮮蔬菜發往武漢,并在此后的10-15天內,每天向武漢供應600噸平價優質蔬菜。此后菏澤的山藥、雞蛋、白菜,滕州的馬鈴薯,鄒城的蘑菇等,都以“噸”為量,運往湖北一線。截至2月5日,山東累計向湖北捐贈水果蔬菜超2300噸。
“醫用口罩告急!”“防護服告急!”“隨州告急!”“SOS!廣水緊急求援!”……隨著疫情擴散,湖北各地各類醫療用品告急,廣水市政府甚至通過官網發布求援文章。“山東有嗎?”“有!”
圖為馳援武漢的車輛。(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攝在最短的時間內,抗病毒類、抗感染類、解熱鎮痛類藥品從山東藥企發車,駛往武漢各醫院。山東新華制藥向武漢市紅十字會捐贈抗病毒類、抗感染類、解熱鎮痛類等16萬余盒藥品;由臨沂藥企翔宇集團捐贈的價值1400萬元的防疫藥物到達湖北黃岡、孝感;魯南制藥集團通過湖北省紅十字會捐贈了價值1000多萬元的抗菌、抗感染類藥品……
疫情當前,作為口罩生產大省,山東開足馬力擴大生產,以日產264萬只口罩的產能生產,擔當著全國1/4以上的口罩產能,其中每天平均向湖北輸送最少100萬只。
山東醫用防護服、隔離面罩、隔離防護眼鏡等醫用物資生產廠家從大年初一便陸續復工,有的企業員工甚至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只為提高產量,讓前線物資不再緊缺。截至2月10日,山東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復工復產11621家,占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比重達41%。
除捐獻物資外,山東“人”也在源源不斷馳援武漢。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山東省委省政府緊急召集全省醫療人員,自正月初一當晚開始,陸續向湖北武漢、黃岡等重災區先后派出了9批醫療隊共1385名醫護人員。
有中國現代醫療“四大天團”之一美譽的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團隊,更是攜重器出征。2月7日,當“東齊魯”的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療隊到達武漢,在天河機場偶遇“西華西”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療團隊,兩隊醫護人員互相致意,隔空呼喊“加油”的畫面感動全國。
圖為壽光村民連夜采摘蔬菜。(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攝山東醫療隊被國家派往了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和黃岡,僅在黃岡一地,山東醫療隊就開辟了220張床位,累計救治病人311例,重癥患者20例,治愈32人。山東白衣天使們埋頭為湖北同胞解除病痛,他們身上沂蒙兒女那種忘我精神受到湖北同胞的信賴和感激,也贏得前往黃岡巡視指導的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的贊揚。
山東“抄家底”“搬家式”馳援湖北,屢屢戳中國人淚點。無數網友發文感慨道:“山東人悶聲干大事”“山東不是在支援,這是在給湖北送家呢?!泵鎸ι綎|人民的大力援助,湖北人民更是直言:“山東人不錯,山東人對我們好,我們記著?!薄柏M曰無衣,與子同袍?!?/p>
沂蒙小調與荊腔楚辭同奏勝利號角
日前,中央要求全國已建立16個省支援武漢以外地市的一一對口支援關系,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支持湖北省加強病人的救治工作,山東與湖南共同援助疫情重災區黃岡。
11日,為幫助山東醫療隊聽懂湖北方言,山東醫療隊還特別編制了一本山東——湖北方言手冊,當親切的沂蒙山小調和荊腔楚辭交響溝通的一剎那,一股革命暖流,瞬間從遙遠的歷史匯流到當代。包括沂蒙兒女在內全國精銳整齊出擊,中華民族抗疫戰爭最后的勝利,一定不會太遠。(完)